毕节学院2014年“打非治违”专项整治
行动工作方案
为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稳定,根据《毕节市教育系统2014年“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的精神和安排部署,决定从2014年4月至12月底,在全校范围内集中开展打击非法违法、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以下简称“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为确保专项整治行动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师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工作原则和“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方针,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各项制度,健全安全责任体系,贯彻落实安全责任追究制,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和督导检查力度,加强安全教育,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教育教学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落实学校的安全主体责任,全面排查校园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及重点部位,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疑难问题,建立健全安全防范措施和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提高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事故隐患整改率达到100%,有效遏制校园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减少一般事故的发生。通过安全大检查,实现学校安全事故起数、在校非正常死亡人数、经济损失的零增长,创建平安校园,维护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学校和谐健康发展。
三、组织领导
为扎实开展“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特成立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
组 长:陈永祥 党委书记
陶文亮 党委副书记、院长
副组长:汤宇华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姬异丹 党委副书记
杨保华 党委委员、副院长
陈明刚 党委委员、副院长
成 员:卢凤鹏 院长助理、教务处处长
池 涌 院长助理、党委(院长)办公室主任
钟以臻 纪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
陈 永 党委宣传(统战)部部长
李德俊 党委学生工作处(部)负责人
张秀兰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
詹洪波 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处长
李 军 保卫处副处长(主持工作)
王丽霞 计划财务处处长
周 勇 后勤管理处处长
夏 鲲 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范立红 人文学院院长
漆国江 马列主义教学部主任
李萍丽 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
李舒波 师范学院院长
曾 晖 外国语学院院长
周正军 艺术学院院长
郑 锋 体育学院院长
王 朴 理学院院长
王 力 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杨玉琼 化学工程学院院长
陈群利 生态工程学院院长
汪华君 矿业工程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陈昌禄 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卢凤礼 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保卫处。办公室主任:李军(兼任),副主任:吴大勇 陈万全 周 俊,成员:保卫处全体工作人员。
四、工作范围和重点
(一)整治范围:校内各部门、各学院。
(二)重点内容: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学校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的修订、完善和执行,学生交通安全、校舍及教育教学设施安全、学校食堂和校园商店食品卫生安全、传染病等疾病的防控、学生纠纷引发的安全隐患及校园周边环境等。
五、工作安排
(一)动员部署、自查自纠阶段(4月1日—5月下旬)
各部门、各学院要按照本方案,结合实际制定“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明确排查整治的范围、内容和要求。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组织人员对本部门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和影响学校师生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排查摸底,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即查即改工作,针对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非法违法行为,制订相应的整治措施和应急预案,消除安全隐患。
(二)集中治理阶段(6月—9月)
各部门、各学院在全面排查摸底、自查自纠的基础上,联合相关部门,对存在的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一律责令限期整改。对经责令限期整改仍然达不到安全要求,造成安全事故带来严重后果的,一律依法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三)全面检查、重点抽查阶段(10月—11月)
通过采取普遍检查、重点抽查、交叉检查、跟踪检查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对重点单位、重要环节和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四)督查总结、巩固提高阶段(12月)
各部门、各学院要通过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使“专项行动”与“长效治理”能够有机结合起来,使“打非治违”工作逐渐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并对整治行动进行督查总结,将书面总结材料于12月10日前报毕节学院“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校园安全大检查的主要任务
(一)学校安全教育工作。
各学院是否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课堂教学、校外实践、日常工作和学生行为规范中;是否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台、校报、墙报、悬挂横幅、警示牌、班会、团队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是否制定师生紧急情况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师生开展应急疏散和逃生自救演练,以提高广大师生自我保护和应急自救能力。
(二)学校安全制度的健全和落实情况
1、检查各部门、各学院安全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情况;是否建立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机构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安全责任书有没有层层签订落实,相关责任有无到岗、到人;检查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学习、宣传和培训情况,师生对各项制度的知晓率,日常管理中各项安全制度是否落实到位。
2、检查学校保安门卫、巡逻、值班制度的落实情况。
3、检查各部门、各学院制订和完善安全应急预案的情况;有没有结合部门实际进行针对性的演练。
(三)学生交通安全工作
检查校内交通安全设施情况(校内减速带、警示标志等);告诫学生不乘坐“三无”车辆和超载车辆,不乘坐拼装车、报废车、载货车、拖拉机等非法营运车辆;严禁车辆在校内超速、超载行驶。
(四)学校校舍和教育教学设施安全情况
1、检查校舍安全情况。检查各类在建工程或未交付使用工程是否实行封闭式管理和有明显安全警示标志等。学校对闲置不用的校舍是否采取措施进行封闭,设置警示标志。雨季校舍安全防范是否到位。
2、检查教育教学设施的安全。学校提供的体育和劳技器材(如车床)、锅炉、旗杆、护栏、楼道、跑道、围墙等教育教学设施的安全情况。
3、检查学校消防安全工作。检查学生宿舍、食堂、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室)、礼堂的消防栓、应急照明、指示灯、灭火器配备和完好情况,电线、开关、电表、插座等是否裸露,学生宿舍是否存在违规用电情况的更新情况,消防疏散通道是否畅通。
4、检查学校实验室安全情况。重点检查实验室内危险化学品的储藏、使用、登记等安全措施是否落实;锅炉、燃气、电气等特种设备运行是否良好。
(五)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
1、检查学校食堂和校内饮食店卫生工作:重点对食堂的布局、防蝇、防鼠和消毒设施设备、食堂人员的健康证、操作规范;检查是否获得餐饮服务许可,食堂,有无“三无”商品、过期食品等;检查原料采购流程和货物储存、食品加工、留样、发放、厨具餐具消毒等环节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检查生活用水是否进行防疫消毒。
(六)学校传染病等疾病的防控
1、学校医疗设施配置情况;学校医务室有没有配置必要的医疗设施,有无过期药品。
2、学校传染病等防控制度建立情况;学校有没有建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是否及时了解和报告传染病疫情信息。
3、传染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是否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在传染病高发期,是否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
(七)学生纠纷引发的安全隐患。检查班主任、辅导员是否掌握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化解学生间的矛盾,调处学生间的纠纷,将学生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学生生命安全。
(八)学校周边环境整治
1、检查学校周边有无 “黑网吧”和游戏室。
2、检查整治学校周边各类流动摊点情况。
3、检查学校周边存在影响师生安全的治安、交通、危险水域等安全隐患。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全校要高度重视“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相应组织,把专项行动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实抓好;结合实际及时研究并部署学校安全“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明确时间步骤、内容、治理标准,落实责任,同时要加大督促、检查和指导力度,提高安全大检查效果,确保“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稳步推进。
(二)落实责任,密切配合。各部门、各学院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相关职能部门,认真排查治理本部门安全隐患,狠抓落实,不留死角,决不允许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对重大隐患加强“一对一”监控,确保及时得到有效治理。
(三)加强宣传,群防群治。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对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深入宣传专项行动,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对安全问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组织他们全面细致地查找各种事故隐患,积极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督举报,举报电话:8330268。
(四)全面综合整治,力求工作实效。各部门、各学院要立足当前打非治违工作实际,着眼长远,抓准关键,综合整治,统筹推进。要把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与构建安全防控体系结合起来,把常规性普查整治与重点部位重点监督结合起来,严格依法依规,即使整顿治理,严格安全问责,严肃责任追究。
(五)及时总结,加强交流。各部门、各学院在对排查的隐患进行登记归类建档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分级监管网络,实行重大安全隐患的分级分层监管。通过建立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制度、隐患治理制度、治理验收制度,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台帐、日常检查记录台帐和隐患整改治理台帐,并在每个阶段结束后将有关材料和数据按时总结报送到学校“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便及时掌握和通报安全大检查工作进展,适时进行督促检查,推动安全“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的深入开展,切实保护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零一四年三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