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学院关于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百日攻坚”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研究公共安全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黔府专议[2014]26号)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大我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力度,防止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依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第一”的工作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工作要求,结合“毕节学院2014年安全稳定工作目标分解”,“毕节学院2014年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工作推进计划”及“毕节学院2014年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工作目标,特拟定从即日起至2014年5月末,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百日攻坚战”行动。为保证排查治理工作有效推进,真正取得实效,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省公安厅联合对“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进行彻底排查整治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净化工作。以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为载体,紧紧抓住影响学校和谐稳定发展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进一步提高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明确“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安全管理责任,逐步完善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全力维护学校及周边安全稳定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二、工作目标
通过集中排查整治,落实“2014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 2014年安全生产责任书”、“2014年消防安全责任书”和“2014年禁毒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工作责任,加大对学校教学设施、危险化学物品、易燃易爆物品、用电用气、食品卫生、交通安全、地质灾害、消防安全的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力度,切实突出抓好“六灾一渗透,即火灾、水灾、路灾、人灾、山灾、食灾”和“防渗透”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通过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百日攻坚战”行动,安全管理工作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完善,校园各类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排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明显好转,侵害师生人生生命财产安全的案件明显下降,影响校园及周边安全稳定的各类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师生安全感得到进一步提升,切实巩固“平安校园”建设成果,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
二、组织机构
成立《毕节学院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毕院党办通【2013】2号)。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副组长由学校副职领导担任,各教学学院、各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办公室设在保卫处,保卫处主要负责人为学校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三、大排查、大整治工作重点
一是保卫处牵头,各成员单位配合,开展校园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定期开展消防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运行正常;开展校园道路安全管理排查整改工作,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措施;开展校园治安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强化值班值守工作纪律,预防各类治安、刑事恐怖恶性案件在校园内发生;开展校园技防建设,启动校园室外监控第二期工程,不断提升校园技防能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开展管制刀具排查收缴工作;开展校园内占道经营、无证经营、乱搭乱建、等突出问题的排查整治工作,净化校园环境;配合公安、国安、政法等部门,严厉打击针对师生的暴力伤害、敲诈勒索、抢劫抢夺、盗窃诈骗、流氓滋事、黑恶势力绑架等违法犯罪行为,开展好重要节点的安全管理和涉及师生非法传教、非法传销、网络诈骗的安全管理工作,加强校园及周边易肇事肇祸、对社会不满、扬言报复社会的重点人员或有潜在暴力倾向的重性精神病人等重点人员排查、监视和管控。
二是后勤管理处牵头,各成员单位配合,加强对学校饮用水卫生隐患排查整改工作,主动协调卫生主管部门加强对学校自建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防范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开展对校园道路公共照明系统及校园交通安全设施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对裸露的电源、损坏的路灯和缺失、损坏的井盖,要及时维修、增设和完善;开展校园校舍及附属设施(门窗、门锁、)厕所、堡坎及围墙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加强对食堂从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从业人员台账,严禁录用有精神病史、心理障碍和有传染病史的人员;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加强对食品采购、加工、储存、分餐、留样等关键环节的监管工作,防止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和传染病的流行;加强食堂用电、用气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用气应符合消防安全规范,严禁违规用气。
三是学生工作部(处)牵头,各成员单位配合,开展学生宿舍学生用电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禁止私接电器和不安全用电的行为;开展学生在寝室使用明火、酒精炉、汽油炉及蜡烛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开展对学生寝室门窗及生活设施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着重开展防溺水、防火灾、防交通事故、防地质灾害、防暴力伤害和管制刀具排查收缴,租房外住学生排查清理安全教育工作。
四是基建处牵头,各成员单位配合,加强校园地质灾害隐患,防雷设施隐患和年久失修校园建筑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着重抓紧现已投入使用但未经消防部门验收工程的消防排查整改工作,消除安全隐患;加强校园在建工程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开展风险评估,做好校园建设用地、土地征用、拆迁及涉及农民工劳资矛盾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五是学生资助中心牵头,各成员单位配合,加强校方责任险管理工作,确保校方责任险覆盖率达到100%,提高学校抵御风险能力。
六是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经常开展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安全管理隐患排查工作,逐步推行网络实名制,手机实名制;宣传部需加强对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合网上舆论的引导,完善网上舆情监测和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发现封堵拴除有害信息。
七是学院办公室牵头,各成员单位配合,加强对举办各类报告会、研讨会、论坛、讲座及各种出版物的安全管理工作;加强聘任外国籍教师的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学校公用车的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认真解决好“四风”和“庸懒散慢浮”等问题。
八是相关教学部门对现有实验室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实验室是否实行“三铁一器”(铁门、铁锁、铁柜,灭火器)的安全管理;易爆、易燃、易腐蚀、放射、剧毒等物品需是否专柜存放,双人保管、专人使用、专门记录;是否开展了压力容器等设备日常检查和维护,确保性能稳定。
九是各教学学院、各部门应积极开展对使用的房舍、教学设施、电源、电器、门窗锁具等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整改,需要与相关部门配合的应及时报告相关职能部门,对一时难以解决或需要学校出资解决的应及时写书面报告。积极主动开展查“九防”,即: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防溺水、防煤气中毒、防火灾、防传染病、防地质灾害、防触电、防暴力伤害以及学生不租用民房,不酗酒,不购买、携带、藏匿管制刀具的监管漏洞、教育不到位的隐患盲点,有效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工作步骤
(一)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3月26日-29日)。学校制定工作方案,成立组织领导机构,落实经费。各教学学院、各部门按照本方案,全面开展排查、梳理校园及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开展隐患整治工作。
(二)第二阶段:隐患自查阶段(3月30日-4月8日)。结合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开展拉网式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
(三)第三阶段:隐患整改阶段(4月9日至5月20日)边排查,边整改。对排查出的重点隐患,分清类别,建立台账,明确任务,落实责任,集中力量整治。
(四)第四阶段:检查验收阶段(5月下旬—5月底前)。开展再排查,再整改的工作,巩固成果、总结经验,建立长效机制,按工作要求迎接省教育厅“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大排查、大整治专项领导小组”对我校的检查。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做好学校安全工作,事关师生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各职能部门、各教学学院要按照工作方案。结合实际,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摆在管理工作的突出位置,充分认识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集中精力,全力保障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全面落实。
(二)坚持边排查、边整治的原则。建立健全定期排查和不定期排查制度,深入持久地开展校园及周边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建立健全“定领导牵头、定责任单位、定整治对策、定整改期限、定整治效果”的整治机制。
(三)严格责任追究。全面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对排查工作不重视、不到位、玩忽职守、工作不力而导致事故发生的,要实行一票否决并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对事故隐患要实行分级管理的责任,坚持整治和巩固并举的方针,坚持督促检查与分类指导相结合,经常性管理和集中专项整治相结合,建立起标本兼治,群防群治的长效机制。
二〇一四年三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