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激励自己不断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在工作中,她始终牢记身为共产党员和党的教育工作者所应起到的模范表率和带头作用,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她在多次定性考评中,教学效果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她就是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理学院副教授张云艳。 三尺讲台 一颗爱心育桃李 张云艳在教学一线从事数学教学工作20年,先后承担了《数学分析》、《高等数学》、《数学物理方法》等10余门课的教学工作。课前,她认真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方法,精心编写教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注意调动启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课下她常与学生交流,征求学生对自己教学方面的建议或要求,鼓励学生珍惜求学时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她主动为学生进行考研辅导,指导王泰荣等人考研并取得良好收效;她义务为学生进行说课指导、面试指导,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水平,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她每年承担有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及试讲试教工作,从选题到定稿,她都做到仔细过问,悉心指导,让学生能很快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使论文写作得以顺利完成。 张云艳帮助患病学生到医院进行治疗,帮助性格内向、不善交流的同学改进学习方式,给予家境贫寒的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还不定期自费设立微薄的奖学金对成绩优秀、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嘉奖。 一颗爱心只为桃李芬芳,她鼓励学生全方位学习发展,做新时代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她所执教的08数学专科班32人中选升本,占该班人数的40% ;她指导学生林思思等人参加说课比赛、PPT电子课件大赛多次获奖;指导学生陈明顺、王景昌等人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多次获得一等奖、二等奖等奖项;2016年指导王兰等多名学生参与八中教师面试,分别以前三名的好成绩入围;指导学生杨荣凯参加2015年贵州省第一届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数学组)获得三等奖。 上下求索 教学科研相得益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工作中,张云艳不仅刻苦钻研业务知识,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还不断拓宽教学视野,积极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培训,参加了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国培”示范性集中培训班充电,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以教学为中心,教育科研为先导,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是她致力于教学研究的立足点。她主持有贵州省教育厅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主持有校级精品课《高等数学》;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项,主持有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1项;主持1项校级教改项目、2项院级科研项目并成功结题;参与2014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项;参与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3项、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6项;参与毕节地区科技局项目1项并成功结题。在《数学的实践与认识》、《山东大学学报》、《西南大学学报》、《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四川理工学院学报》、《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科研成果《非紧L-凸度量空间中抽象经济平衡研究》获毕节市2012年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做好常规教学管理 积极服务地方教育 张云艳担任数学系系主任兼基础数学教研室主任以来,本着为全院师生服务的理念,认真做好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研室建设,抓好系部和教研室常规管理工作,很好地配合了院领导的工作。她经常听课、评课,带领青年教师边教学边研究,积极承担教改项目,形成良好的教研科研氛围;她团结同事,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结合导师制要求,采取“传、帮、带”的方法,积极引导青年教师们参加课堂教学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使得青年教师们的教学团队服务意识浓厚,教学能力和教学成绩得到明显的提高,科研成果累累。 她连续多年担任毕节市中考评卷数学组大组长,积极服务地方教育,参与评卷工作,并获得市教育局好评。 “汗洒春秋满校园”,在教育路上,张云艳数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多次在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级;2001年被评为学校“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2002年被评为“优秀团总支”,2006-2007年度被聘为毕节学院“学科骨干”,2008年被评为毕节学院“优秀党员”、“优秀教师”,2011年被评为毕节学院“优秀教师”,2012年科研成果《非紧L-凸度量空间中抽象经济平衡研究》获毕节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度被评为“优秀党员”,“毕节学院首届教学骨干教师”;在2014年度被评为“优秀党员”,在2014年理学院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2016年被聘用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2016年被评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优秀教师”,“双师双能型教师”。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之间的相互呼应。一个教师只有用心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用真心教书,以真情育人,播下真爱的种子,收获满园的芬芳。  教师张云艳在备课 (责编/夏鲲 供稿/党委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