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参加第四届国际电化学能源系统大会
10月21-23日,我校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杨敏建、曾造、陈燕芹等8名团队成员到南昌参加第四届国际电化学能源系统大会,大会期间杨敏建教授代表李琳副校长作题为“锂离子电池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研究与进展”主题报告,我校与中国矿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朱学琴作题为“Ti3C2 MXene 负载 NiF2 纳米颗粒协同催化 MgH2 高效储氢”口头报告。本届国际电化学能源系统大会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行业专家、知名学者,围绕“双碳”目标,构建区域特色的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生态链,搭建交流平台、分享最新研究。
2023年,贵州省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2023年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提信心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聚焦新能源电池材料前沿技术和成果,提出平台搭建、数字化转型、技术研发等方面支持措施。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系列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实验室建设以及新能源电池材料研究。
第四届国际电化学能源系统大会围绕电化学能源基础理论、动力锂电池、钠离子电池、太阳能转换与存储材料及器件、燃料电池系统、超级电容器、电化学能源系统等,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会明、陈忠伟等专家分别作相关主题报告。
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团队参会成员纷纷表示,参加本届国际电化学能源系统大会收获满满,了解了目前新能源材料最新发展前沿以及能源材料研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要将此次大会成果运用到今后的科学研究工作中,加快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及毕节市新能源及电池材料产业发展。

参会人员合影

论坛现场

学术报告现场一

学术报告现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