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疫”线人——记师范学院教师高安琴

时间:2022-09-24点击:


第一时间的奔赴

“哎呀,我一听说这事我就怕学生紧张,所以就赶紧来学校先看看孩子们”。这是高安琴老师2022年9月19日晚上九点半急匆匆跑到师范学院办公室给同事们说的第一句话。下班回到家,她随时关注师范学院微信群动态,“所有科级以上干部收拾东西回学校待命”,接到通知,他第一时间请示学院领导不是科级干部能不能加入,她说:“虽然不是科级干部,但是我是医学院毕业的,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现在应该能派上用场,我申请参与到抗疫工作中”,在得到领导的批准后,她急忙把老的小的安顿好,慌忙收了些吃的用的东西就毅然返校了。

因为事发突然,情况紧急,她第一时间去东四栋学生寝室,一间间去跟同学们交谈,安抚同学们不要惊慌,要听从学校的安排和管理,做好个人防护……。同学们见高老师来了都欢天喜地,好像忘记“静默”与“非静默”的事情了,在同学们看来只要有高老师在,就什么都不担心,不害怕了。

自学校静默管控以来,高老师每天早上六点起床,七点准时到学生宿舍普一、普二安排大家有序就餐,协调好就餐和做核酸检测的时间。每次中午换班的时候她总是给同事说“你们比我辛苦,多休息一会儿,慢慢吃好饭再过来。”其实,她也没有轻松过一刻,一边值班值守,一边给同学们进行心灵疏导,一边还不忘完成学院1000多人奖助学金评选等事宜。

 

总是抢着活干的高老师

突如其来的打击

高老师的儿子在外地某学校上学,自贵州本轮疫情比较严峻以来,她因手上工作特别多,一直未能顾上关心问候儿子一声。9月21日晚,在学校参加静默管控的高老师接到朋友的电话,说她孩子在就读的的学校有风险,让她打电话问问情况。她焦急地拨打孩子寝室的电话,电话一直占线,他又打班主任老师的电话,也一直在通话中,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最后,终于打通了班主任的电话,班主任说在等待观察,其他信息暂无。就这样,她一边关注着包保宿舍学生情况,一边不停搜集着最新疫情动态,一边更是无助地等待着儿子的核酸检测结果,忐忑地度过煎熬的一夜。22日凌晨六点,她依然准点起“床”,拖着疲惫的身体从特教楼赶往西区普一、普二学生宿舍。就在高老师把同学们安顿好之时,她的孩子打来了电话:

“妈妈,您在干什么呢?您吃早餐没有?”

“宝贝,妈妈才把学校的哥哥姐姐们安顿好,还没有吃早餐呢,还想打电话给你问问你们室友的情况呢!”

“妈妈,我没有什么感觉和症状,您也不用担心,你好好安心地工作吧,但一定要注意身体哦!”

幺儿……

此时此刻高老师已经已经忍不住哭了起来。

“妈妈您哭什么啊?真的没事,我们和同学们在一起呢,您是大学老师,您一定要坚强啊,不要哭哈,我会随时给您电话的……

没想到高老师在一线为同学们保驾护航,自己的孩子却存在感染风险。一个15岁的孩子,在这种极其紧张的情况下,第一件事不是害怕、焦虑,而是打电话安慰妈妈,让妈妈不要担心。这究竟要多懂事的孩子才能说出这番明事理的话?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高老师不知所措,这么特殊的时刻,她不能陪在自己儿子身边,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努力工作,守护着自己的另一批“大孩子”。

 

坚强善良的高老师

风雨中的坚守

9月22日,学校开展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高老师和师范学院的同事们一起在雨中组织学生有序采集,检测队伍中,一个女同学引起了高老师的关注,她没有带伞,穿个马裤就跑出来了,高老师叫住她:“这么大的雨,不带伞,被淋感冒了怎么行,赶紧打着我的伞”。雨中,高老师毅然坚守,任凭全身上下被雨水淋湿,她只记得下雨了不要让孩子们淋感冒了,却忘了自己也是在雨中逆行。

秋风细雨让这座本已按下暂停键的城市多了几分寒意,风雨中,高老师按捺着对儿子的担忧与思念,不时给同学们送去关心。湿漉漉的头发,泪汪汪的眼睛,此情此景是如此心酸,而又令人无比敬畏……

 

工作岗位上的高安琴(左一)

师范人的幸福

师范学院的师生都知道高老师是位善良、美丽、大方、温柔、体贴的好老师、好同事。在办公室里,和同事分享美食、美事,真诚、友爱与人相处,不怕苦不怕累,任何苦难面前她都会向领导主动请缨“试试”。

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她注重加强班级日常管理,充分发挥班委的作用,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狠抓班级学风,创造了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所带班级多名同学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级优秀大学生、校级优秀大学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等。在做兼职辅导员期间,她负责学生资助,严格执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公平、公开、公正”为工作原则,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引导,两年来,师范学院奖助学金评定工作未出现一起违纪和投诉事件。她在工作中用心用情,了解学院特殊困难学生情况,尽心尽力帮助困难学生。

作为师范学院的师生,能和高老师共事,能做高老师的学生,大家都觉得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她工作时的身影已成为了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最美一道风景,她热情洋溢的爱,真诚善良的情,有风度、有温度,更有高度。

 

高安琴在学校静默期间晚上休息的“床”

(责编/张恒 供稿/师范学院)

关闭

Copyright © 2019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黔ICP备14006958号- 1

学校地址: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学院路1号邮编:551700联系电话:(0857)8330068

师德师风举报邮箱ggcjs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