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新闻】:普通话推广宣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贵工程融媒体中心2024年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

时间:2024-07-12点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普通话作为我国的通用语言,推广与普及对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7月11日,贵工程融媒体中心2024年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16名志愿者前往赫章县朱明镇安甲村开展普通话推广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者们与当地政府副主任苏超交流情况

志愿者们与当地政府副主任苏超进行了深入交流,实地考察了当地普通话普及推广率,以及目前政府开展的普通话推广活动,在村居范围内日常交流中的语言不通的问题等,深入了解了安甲村作为少数民族村落中,在普通话推广中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语言文化。

据悉,中华传统文化当中,语言艺术作为其一的重要载体,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普通话的前身是北方的方言,在其演变之后,随着国家的采纳,发展成为了现今的普通话。在历史根源上,与所有的民族语言同承一脉。

志愿者向村民普及普通话基本知识

志愿者们与当地少数民族村落安甲村的的村民们进行交流,向他们详细普及了普通话的基本规则,并向村民们教授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诗歌”,用普通话阐释出中华传统的节气变化,讲解了中华传统二十四节气在种植农耕中的运用。

志愿者与村民交流政府实施的普通话政策

安甲村的少数民族分布状况符合中国传统的“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汉族,彝族,苗族交错分布,长久以来在普通话推广方面存在着一定困难,且村落中教育设施不够健全,对于普通话推广也很难深入落实。对此,志愿者们表示愿意持续深入开展普通话推广志愿服务活动,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普通话普及贡献一份力量。

普通话作为一门语言,是中华文化重要载体,对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团结民族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安甲村对普通话的宣传普及,以及对少数民族语言的重视,对安甲村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需要政府持续注入力量,保证普通话推广久久为功。(通讯员 韦宇伞 杨豪 胡杰

责编/夏鲲  编辑/吴贵云  来源/天眼新闻


关闭

Copyright © 2019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黔ICP备14006958号- 1

学校地址: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学院路1号邮编:551700联系电话:(0857)8330068

师德师风举报邮箱ggcjs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