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教务处!
教学动态
教学动态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教学动态>>正文

毕节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抄袭检测工作方案

发布日期:2014年04月24日 18:31  作者:  文章点击量:

毕院教〔201420

 

各学院:

为保证我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杜绝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中的抄袭、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树立良好学风,我校决定采用中国知网PMLC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对我校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检测。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检测对象

2014年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全部检测,毕业设计除手绘的图纸、图画、音乐作品、汇报演出不检测外,其他电子版毕业设计也在检测范围内。详见表1

1. 2014届毕业论文(设计)类别统计表

 

序号

 

2014届本科毕业生总人数

做毕业论文本科生人数

做毕业设计本科生人数

1

经济与管理学院

243

243

0

2

人文学院

193

193

0

3

外国语学院

138

55

83

4

信息工程学院

130

0

130

5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0

0

0

6

理学院

260

260

0

7

化学工程学院

143

141

2

8

生态工程学院

126

126

0

9

体育学院

180

180

0

10

艺术学院

321

0

321

11

师范学院

253

253

0

12

矿业工程学院

270

0

270

13

机械工程学院

0

0

0

14

马克思主义学院

110

110

0

 

2367

1561

806

 

二、检测方式

每个学院分配一个子账号(子账号将在培训时给出),由各学院安排专人利用子账号管理本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的检测。教务处实践教学科用管理账号实时掌握全校毕业论文(设计)检测情况。

三、培训安排

中国知网PMLC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 使用培训会将于 201456下午 3:00在教务处会议室进行,请表1中的14个学院每个学院派1-2名负责此项工作的教师准时参加培训,不得缺席。

各学院请填写附件1,将本学院参加培训会的教师信息于430日之前通过在线办公发给教务处实践教学科梁丽娜老师。相关培训资料请见附件2,各学院可组织指导教师、学生提前学习以熟悉检测工作流程。

四、检测时间

按照2014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度安排,毕业论文(设计)首检时间由各学院在培训会后自行安排。各学院毕业论文的全部检测工作需在 516之前完成。

五、检测结果认定标准

判断毕业论文(设计)是否合格以去除引用检测结果复制比 为标准。以下简称文字复制比,用字母R代替。

类别

检测结果

性质初步认定

A

理工类R30%;文史类R40%

通过检测

B

理工类30%<R<50%;文史类40%<R<50%

疑似有抄袭行为

C

50%R70%

疑似有较严重抄袭行为

D

R>70%

疑似有严重抄袭行为

六、检测结果处理办法

1. 首检文字复制比检测结果符合第五条中A类的学生,视为通过检测,可以参加答辩(已经答辩的承认成绩)。

2.首检文字复制比检测结果达到第五条中B类的学生,由学院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至少3人)进行认定。若专家组认定的确存在疑似抄袭行为的,由学院通知学生及指导教师进行修改,修改后的毕业论文(设计)须再次提交系统进行复检。修改复检后文字复制比符合第五条中A类者,视为通过检测;仍未通过者,则取消该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资格(已答辩的取消答辩成绩)。若专家组认定不存在疑似抄袭行为的,由参评专家填写《抄袭检测结果专家认定表》(附件3),并提出处理办法,经学院领导审批后报教务处备案。复检合格者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不得评为优秀

3.首检文字复制比检测结果达到第五条规定中CD类的学生,由学院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至少3人)进行认定。专家组认定的确存在疑似有较严重或严重抄袭行为的,则取消该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资格(已答辩的取消答辩成绩),该生毕业设计(论文)须重新撰写,并延期毕业;若专家组认定该论文无较严重或严重抄袭行为,参评专家填写《抄袭检测结果专家认定表》(附件3),并提出处理办法,经学院领导审批后报教务处备案。

4.如指导教师、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过程中出现作假行为,学校将根据《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34号)、《毕节学院学位论文作假处理办法》予以严肃处理。

 

附件: 1. 参加中国知网PMLC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 使用培训会人员报名表

2. 大学生系统使用手册

3. 抄袭检测结果专家认定表

 

 

毕节学院教务处

2014424

 

 

  • 附件【附件1.doc】已下载
  • 附件【附件3.doc】已下载
  • 附件【附件2.zip】已下载

上一条:关于开展毕节学院实验室评估工作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做好我校2014届毕业生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通知

学籍学历查询 高教社检索系统
ICP备案号:黔ICP备05000604号  邮编:551700
日访问量:
月访问量:
总访问量:
2020 @Copyright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教务处  |  学校地址: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学院路1号  |  联系电话:0857-8330294   |   邮箱:gues@gues.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