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把党风廉政建设与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岗位贡献与争当先锋结合起来,提升继续教育学院学院党支部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展现继续教育学院党员同志的精神风貌,不断提升继续教育学院党支部的工作水平,6月10日,我支部组织全体教职工到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开展党建活动。
首先来到红军强度鸭池河天险纪念碑,鸭池河——乌江之上游,清毕路(321国道)的咽喉要道,水深流急,两岸峭壁,史称“天险”。1936年2月2日,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肖克等同志的率领和当地群众的配合下,勇敢机智地从古渡口强渡成功,进占黔西。2月5日,贺龙、肖克、关向应等在黔西县城新川祖庙贺龙驻地召开重要会议(史称黔西会议),决定大黔(西)、大(方)、毕(节)地方实施战略转移,建立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滇川黔革命委员会人民政权。为纪念红二、六军团长征时强渡鸭池河,1985年,黔西县人民政府在鸭池河左岸小箐坡头,距当年红军渡河约2公里的321国道盘山公路边修建纪念碑。
党员同志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在这里缅怀先烈、回顾革命历史,很好地进行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同时,支部书记带领全体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


接着来到新仁乡化屋基,这里地处乌江南源和北源交汇处的三岔河畔,是乌江源百里画廊核心景区东风湖畔的一个苗族村寨,这里,生活着一支文化独特的苗族支系——歪梳苗。而今,这里却因为这个苗族支系独特的头饰、服饰、歌声、舞蹈而闻名全国。随着解说员的讲解,我们参观了这里的苗绣文化、历史文物、图片资料,在这山水相依、水山相恋的优美环境中,千百年来,化屋基苗族同胞倾注心力,经营着这片不曾改变的土地,直到今天,他们依然延续着祖先留下的古老传统。化屋基苗族的女人是寨子里文化传承的主体,一生坚守着歪梳苗的传统生活方式,从小就跟随母亲学习织布、蜡染、刺绣等传统民族手工艺——这是她们人人都必须精通的生活技能,也成了她们对自己的终极价值判断和生活信念。


最后,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继续教育学院党支部慰问了当地老党员王文义一家,听老党员讲述以前的革命故事,一起回顾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组织铁路工人开展的可歌可泣的斗争,真切体会到革命先烈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本次党建活动获益匪浅,思想受到了洗礼,心灵产生了震撼。今后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观念,牢记职责使命,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传承好红色基因,为服务社会和学校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继续教育学院党支部
2022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