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书下乡支援新农村建设

图书馆党支部送书活动宣传专刊
毕节学院图书馆 2013年6月
活动介绍:
为了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响应学校党委号召,毕节学院图书馆党支部充分发挥的自身资源优势,支援国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毕节市委市政府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丰富边远落后地区的人民文化生活。
在校党委及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图书馆党支部积极联系大方县文阁乡海坝村,展开了“文化结对,送书下乡”的活动。党支部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延伸服务职能,进一步加大对农家书屋的帮扶力度,提高服务成效,使图书馆为基层服务真正落到实处。本着“倡导读书,以提高公民素质”,关注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和为弱势群体服务为目的,送书下乡为文化资源匮乏地区人们的阅读提供了更多便利,为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使读者在阅读中提升了自身素质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
海坝村概况:
大方县文阁乡海坝村地处大方西北部,距县城33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辖27个村民组。土地面积29.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860亩,海拔1650m—1800m。全村共1221户,共计人口4447人(农业人口:4404人,非农业人口:47人) ,人均收入1650元左右。主要民族成分:苗,白,彝,汉。
山青水秀的海坝村
村图书室:

大方县文阁乡海坝村的村图书室成立于2010年,由于图书室的书刊主要依靠外界的捐赠,成立之后书刊来源有限,新书刊更少。为了支援农村图书室的建设,让农村的大人、孩子有新书看,毕节学院图书馆党支部与大方县文阁乡海坝村支部结对子,然后从西南大学赠送我校图书馆、经我馆整理分编入藏后剩下的复本书中,精心挑选了部分适合农村村民阅读的图书,拟赠送给文阁乡海坝村的村图书室。
活动启程:
图书馆党支部自2012年12月起积极开展筹备工作,在2013年5月积极联系文阁乡海坝村有关负责同志,并于6月初促成了此次送书下乡活动。

送书车辆整装待发
2013年6月8日,毕节学院图书馆党支部全体党员及非党员同志代表一行共十二人,前往大方县文阁乡海坝村,为海坝村村图书室送去我校捐赠的图书。此次送书下乡共送出了文艺、社会科学、农业科技、计算机、医学、养生保健、农业种植、养殖和环保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图书1475册,价值35247.50元(码洋)。


图书送达海坝村,各位党员、非党员同志及村支部工作人员协同将图书搬运至村图书室。

图书搬运掠影
捐赠仪式:
上午11时,图书捐赠仪式在海坝村村委会隆重举行,文阁乡党政有关领导、海坝村村委、我校图书馆党支部全体党员及非党员同志代表参加了捐赠仪式。图书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王明华同志代表图书馆党支部将图书送到海坝村党支部书记张勇同志的手中。

捐赠仪式
分编指导:


图书馆采编部的老师对海坝村村图书室的负责同志进行了有关图书分类、排架等方面的工作指导。
经验交流:
图书馆的老师与村支部及村图书室的同志从各方面进行了交流,讨论如何进一步开展活动。

会议室交流

图书验收签字
送书活动受重视:
本次活动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重视,活动过程中乡政府领导到现场指导。
图书馆各位老师与海坝村工作人员合影:

合影纪念
参观海坝村天麻种植基地:
图书交付工作完成后,参加活动的老师们参观了海坝村的天麻种植基地。
海坝村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如今的天麻生产已有一定规模,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项目。

与共同参与参观活动的毛栗小学的老师们交流
参观留影:

与乡政府的同志及毛栗小学的老师合影纪念
活动意义:
送书下乡活动是图书馆党支部多年以来开展的一项长期性活动,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利用图书馆在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播方面的优势,树立图书馆的社会公益形象,切实支持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和发展,使文化扶贫真正落到实处,让更多的农民群众走进图书室,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增加致富的本领。送书下乡活动给农民朋友带去了技术知识,给留守儿童带去了文化知识,给农村老人带去了生活乐趣,发挥了文化惠民的作用,极大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送书下乡活动进一步充实了该村图书室的书源,有利于村民就近读书学习,对倡导全民读书,构建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文化惠民的成果,着力解决了他们看书难的问题,让广大基层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同时也推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为帮助农民群众早日脱贫解困,实现小康生活做出我们力所能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