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学院
 首页 | 学院概况 | 习声回响 | 学院事务 | 网上三馆 | 教学科研 | 党团工作 | 学生工作 | 重点学科 | 在线测试 | 下载中心 
您好,欢迎您访问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 !
站内搜索:
网上三馆信息库

秃山变绿岭 贫村换新颜
2016-09-08 17:10  

 

2015-10-23 15:33

字号:

河镇彝族苗族乡海雀村位于赫章县北部,海拔2300多米,是贵州省一类贫困村之一。自19886月毕节试验区成立以来,海雀历届村党支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带领海雀村的农民群众苦干实干,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一步步向贫困告别,为昔日光秃秃的山岭披上一件件“绿衣”。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8年的33元增加到现在的2986元,人均占有粮食从1988年的不足107公斤增长到现在的307公斤。森林覆盖率由1988年的28.6%发展到现在的67.3%以上,1995年被授予“全国绿化千佳村”称号。

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2006年以来,赫章县委公开招考了2名干部到海雀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采取“支部(党员)+致富能人+贫困党员(贫困户)”模式,开展村组干部和党员帮带承诺。2008年以来,共发展党员6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5人,培养出致富带头人20余人。

着力构建和谐稳定新农村。创新建立了“十户联管”方式,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成立了“民情调查组”,对群众有疑问的事项,鼓励群众进行内外调查,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全村现有养殖户185户,培育能繁母猪养殖户80户。光养殖业一项,每年为群众增加收入1120余万元。建科技示范地600亩,年增粮食6万公斤。筹建木材加工厂1个,预计年产值24万元。

扎实抓好“五园新村”建设。硬化通组路3公里、联户路5公里,改造了茅草房户和危房户79户,建黔西北特色民居140栋,户户硬化了院坝,改厕130个。积极动员群众实施退耕还林,目前,海雀村共有林地12800亩。

 

附件【秃山变绿岭 贫村换新颜.docx已下载
关闭窗口

 
    热点链接
    友情链接
   国家教育部
   国家科技部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
   贵州省教育厅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学习强国
版权所有: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通讯地址: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学院路1号    电话:0857-8331315     Email:jjglx01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