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学院
 首页 | 学院概况 | 习声回响 | 学院事务 | 网上三馆 | 教学科研 | 党团工作 | 学生工作 | 重点学科 | 在线测试 | 下载中心 
您好,欢迎您访问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 !
站内搜索:
网上三馆信息库

文朝荣:脚踏实地的带头人
2016-09-08 16:50  

 

2015-01-18 11: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吕慎 柳路 

字号:

老支书走了,但他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造福子孙的精神,已成为贵州人民永久的财富。

创业实 万亩林海留子孙

“山上有林才能保山下,有林才会有草,有草才能喂牲口,有牲口才能有肥,有肥才能有粮。”20多年前,面对全村“山上光秃秃,屋里干穷穷”的苦境,痛定思痛后的文朝荣向全村群众提出了这个思路。简简单单、一听就懂的几句话,将海雀人从“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带向了脱贫致富的彼岸。

1987年到1989年连续3个春节,父亲和我们都是在山上度过的。连续种树3个冬天,全村30多个山坡,11600亩的荒山全种上了华山松、马尾松等树苗。”对于父亲,文正全充满敬佩,“冬天天寒地冻,大家天不亮就上山,披着羊毛毡,穿着草鞋,冷得直跳脚,饿了就啃几个冷洋芋。一天下来,手被冻得裂开了大口子,往外渗血,可第二天还得接着干。”

文朝荣曾经对海雀村民说:“哪怕失败一百次,也不能死守旧摊子。”实践证明,文朝荣找对了路。1985年,海雀村人均占有粮食仅107公斤,2013年增加到385公斤。人均纯收入从1984年的33元增加到5460元,人均林业资产超过4万元。

谋事实 群众工作有方法

“我入党就是为了能多了解一些党的基本政策,多为群众办点好事。”只读过三年小学的文朝荣入党动机非常朴实,他用脚踏实地的行动践行了党员的职责。

“以前文老支书巡山回来,总是要东家串串、西家走走。他经常挂在嘴边的几个字就是"我家海雀",他把我们都当自家人。”海雀村学堂组的朱学友还清楚地记得,一次,他从地里回来,看见门口有把撮箕,一问,是老支书路过时,看到他家撮箕扫把坏了,故意丢下的。

村民罗召明回忆,对于邻里之间的口角纠纷,文朝荣总是及时调解,他经常说:“隔壁邻居一家人,低头不见抬头见,不要多言苦脸。”

“幸福不是天上来,要靠我们自己去创造。”在文朝荣的笔记本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正是由于他冲锋在前,带头拼着干,才调动了全村群众的积极性,把海雀人带上了幸福路。

做人实 心系百姓赢信赖

20世纪80年代末,组织上推荐文朝荣任科技副乡长,经过反复思考,文朝荣拒绝了,家里人知道后很不理解。文朝荣却说:“我走了,海雀怎么办?”

文朝荣的孙子文军义记得爷爷总说:“只有千年的名,没有千年的人。要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绝不能做让人戳脊梁骨的事。这是我们的家风。”

“文老支书是个正直人、公道人,不管对哪个,他都不偏不倚。”海雀村原包村干部、现已退休的陶官灵说,文朝荣之所以能在村民中说一不二,是他对人对事一片公心,一杆秤量到底,才赢得了信赖。

2007年,文正友为了自家小超市运货方便,花了几万元买了一辆皮卡车。事情传到文朝荣耳朵里,他当天就把儿子叫来问买车款的来源。待文正友说清楚钱是信用社贷款和自己的积蓄后,文朝荣这才放下心来,但还是反复强调:“我当了几十年村干部,从来没有留下一分钱的扯皮账,你千万不能让人戳脊梁骨啊!”文正友说,父亲后来还是不放心,生怕他挪用了村里的基建资金,又通过其他人了解他到信用社贷款的事,直到确认是真的。

现任海雀村村支书詹以香初到海雀时的情景令他永远铭记:“文朝荣老支书经常深夜还陪着我走家串户,给我提工作建议。他时时叮嘱我,一定要对百姓好,要把贫困家庭的冷暖挂在心头,这样才是一名合格的村干部。”

责任编辑:金丽

 

附件【文朝荣:脚踏实地的带头人.docx已下载
关闭窗口

 
    热点链接
    友情链接
   国家教育部
   国家科技部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
   贵州省教育厅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学习强国
版权所有: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通讯地址: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学院路1号    电话:0857-8331315     Email:jjglx01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