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本部门重大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在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马克思主义教学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学校的各项决定,大力推进综合改革,全面谋划部门的发展目标和思路,凝练学科方向,积极推进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社会服务、对外交流等各项工作,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部门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马克思主义教学部班子和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2015年教学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为2016年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和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一)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精神,加强理论武装
1.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在每周一下午认真组织党员和师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中央有关精神,强化师生员工的理论武装,并把中央精神认真贯彻到部门的综合改革和发展谋划中,融入到思政课的教学和学科研究与建设的具体工作中。
2. 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与热点问题的跟踪研究。
(二)加强教职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
1.加强教职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坚定政治立场,强化理想信念,做到真学、真信、真讲。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动教师以良好的思想品行和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
3. 了解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情况,帮助青年教师解决一些工作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二、强化日常教学管理
(一)扎实推进教学各环节质量工作。2015年,马克思主义教学部按照教务处对学期初、期中、期末的日常工作要求,对每位教师的工作做出合理安排,对教学资料进行及时地收存。同时,对教师上课情况等进行了检查、统计,为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期中,对课程建设、教研教改工作进行必要的督促检查,并配合教务处进行全面的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期末,组织教师完成了监考、批卷、成绩登录、教学材料汇总等教学教务工作。
(二)为加强本部教学工作的指导,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成立了教学督导组、教学指导委员会。由督导组对教师上课的教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课堂氛围等作了点评,指出了每位教师上课的不同风格、长处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意见或建议。总结长处及不足,以供其他教师借鉴,取长补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三)以提升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为重点。加大对2015届毕业生毕业论文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规范毕业论文的运行机制,严格执行学校关于2015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的相关规定,严格审查毕业论文的选题,加强中期检查工作,严格督促指导教师的论文指导工作与学生撰写及修改论文的工作,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开题、指导和答辩工作。启动2016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开题,不断推进毕业论文工作。
(四)切实做好2016届毕业生的教育实习工作。按照学校统一安排,本部门2016届全体学生在毕节市十二中和毕节市思源学校进行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实习工作,由本部门牵头负责十二中的实习事务,目前实习工作仍在开展之中。
三、积极探索和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努力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
(一)谋划部门发展思路
思想政治理论课继续推进“5+3+2”改革范式的同时,马克思主义教学部领导班子多次研讨部门改革发展重大问题,加强对部门发展目标和规划、学科方向、发展思路。全部上下集思广益,献计献策,反复讨论,形成了全面推进改革发展的普遍共识。
1、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和基础,以办好思政课、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强化科研为支撑,以队伍建设为核心,建构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的办学模式;
2、以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为目标,构建“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将全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与思想政治课紧密结合,把学生从课堂带入实践活动基地,更加关注毕节及贵州本地区的区情,使我们的课堂更有活力、更有吸引力。
3、以提升科研实力为关键,确立教学导向、学科导向和现实导向紧密结合的三位一体的科研导向;
(二)大胆探索思政课STJ教学改革,认真做好教学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
确定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路:建立STJ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实行专题化和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STJ教学改革”教学运行思路:其一,“S班”(试验班)主要针对立志报考研究生的同学实施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班级,大约占学生总数的20%。 其二,“T班”(提高班)主要针对思想政治理论基础中等水平的同学,依托基础知识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大约占学生总数的70%,并且在“T班”将进行专题教学。专题教学是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每一门具体课程的内容分专题进行讲授,每个专题结合教师的专业特长和理论水平进行分组讲授,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进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其三,“J班”(基础班)主要是针对思想政治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的一些同学,主要强化基础知识的传授。
四、大力推进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
(一)科研成果凸显
本部门在组织完成好本学期学院教学工作任务的同时,还积极组织开展教学研究工作,2015年,马克思主义教学部教师发表专著3本,发表学术论文22篇,申报通过的科研项目四项。
(二)成立学术委员会
为适应本部建设与发展,2015年10月10日成立了“马克思主义教学部学术委员会”。
(三)为本部门相关教师提供进修平台,提升教师的各种能力及水平
2015年,本部交流教师出访(境内)达23人次,教师培训进修(境内)3人次,分别为蔡雯雯老师在华中师范大学做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皮鹏老师与李静老师在西南大学培训进修10个工作日。教师培训进修攻读学位博士1人次,赵华飞2015年10月到中央党校读博。培训进修、交流出访为切实提升本部教师的科研水平、增强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2016年工作展望
本部门的教学工作在2015年度取得显著成效但又存在不足的基础上,对2016年教学工作做如下展望:
(一)切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继续推行“5+3+2”改革范式,争做“贵州一流、全国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教学部教师教学团队。
(二)一如既往地鼓励并支持本部门教师外出交流、培训,明目扩胸,开拓视野,切实提升教学质量,提高科研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