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教学部
2016年工作总结暨2017年工作计划
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同时也是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一年。本部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紧紧依靠部门师生员工,紧密围绕学校党委、行政的中心任务,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切实践行“1237”(建好一个平台、抓好两个推进、继续深化三项改革、深入推动七项工程)工作思路,围绕“12345”(一项评估、两个会议、三个平台、四个项目、五项重点)开展工作。
一、2016年工作总结
(一)教学工作
根据学校2016年2月25日教学工作例会精神,继续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深入教学推进改革,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1.继续深入推进“5+3+2”教学范式改革,课程改革成果主要有“5+3+2”、STJ、专题教学(模块化)。
2.圆满完成2016届毕业生毕业实习工作,顺利完成2016届毕业生毕业论文的开题、指导和答辩工作。如期完成2016届毕业生56名学生的学位授予工作,其中,51人正常授予,2人破格,3人暂缓授予。
3.为加强对本部教学工作的指导,提升教学质量,形成部门教学督导组工作方案并上报教务处、评估中心,引导教学工作顺利规范推进。
4.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下设5个团队,即5个教研室,并以教研活动为方式,教研室为单位组建课程组,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5.继续强化相互听课。强化教学督导组听课,教师根据岗位职责自行听课并做好听课记录。
6.完成2015年教师教学质量评定、排序,并如期上报评估中心。
7.与宿州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进行工作交流,受到宿州学院“三馆”的启发,向学校党委提交筹建“三馆”的报告获批。成立了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网上三馆”资料搜集整理工作组,历时半年多, “网上三馆”已建成,设于部门网站首页“资料下载”栏目下。
8.通过召开部务会的形式,推荐李静为2016年优秀教育工作者,并获校级表彰。
9.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精彩教案”比赛,要求每人至少报一个项目参赛。
(二)科研工作
根据部门工作实际,2月召开部务会,会议决定撤销思想政治教育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工作并入综合教研室,本部门教研室由原来的6个减至5个。
本部门2016年科研立项经费要求达到49万,到账经费33万。大力鼓励项目申报和力争与有合作关系的部门对接让更多经费投入部门,并不断加强与相关社会组织的合作。要求每位老师多做准备,加强科研意识。并采取分块进行的方式(部分老师今年申报,部分老师明年申报)完成部门科研任务,助推本部门科研上台阶。
2016年,本部教师唐碧君副教授领先承担省领导圈示课题研究一项;孙淑桥等三位教师承担毕节市廉政研究中心项目三项;李静承担省教育厅项目一项;彭雪莲、寇咏梅两位老师承担毕节市社科联项目各一项;部门教师还结合毕节试验区实际,开展了系列社会服务性质的课题研究。
此外,部门教师结合自身研究方向面对学生开展了系列学术讲座共计10多场次,还邀请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桂翔教授为本部全体教职工讲授了主题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学术报告。
(三)学生管理工作
1.学生资助工作
3月,根据学校资助中心发布的《关于组织实施第二批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精神,在规定时间内组织本部门2012级思政本科班、2013级思政本科班同学依据各自身条件自行申报,共收到2012级思政本科班夏明贵等14人的申请材料,并于4月将申请材料汇总交资助中心审查。
第二批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工作是建立在第一批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工作已完成的基础上的,学校于2015年12月完成了第一批申请教育精准扶贫资助学生资料审查及报送工作。
同月,根据《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材[2007]8号)及学校资助中心《关于认真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善信息进行认定的通知》精神及工作要求,结合我部实际,成立了马克思主义教学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组和2013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评议小组。
5月,对我部2013级思政本科班学生进行了贫困认定,2013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评议小组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自愿申请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的学生情况进行认定,并将认定结果报部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组审核,经审核研究,认定了该班杨敏等42人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9月,按照相关奖学金实施方案精神,完成了国奖、励志奖、学校奖学金、兴华奖学金及欧普照明奖学金名单的推荐上报工作。此外,按照学生处统筹安排,完成了2016年度三好、优干的推荐上报工作。
2.学风建设工作
根据学校转型发展总体要求,为加强我部学风建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优良学风形成和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及我部学生具体实际情况,于3月制定了学风建设方案。目的是营造优良的学风,保证和促进学生高质量圆满地完成学业。
3.学生服务社会工作
2月,选派2013级思政本科班学生张路宏赴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实习,实习期为半年。
4.学生寝室建设工作
4月,根据学生处发布的《学工部(处)关于加强和改进文明寝室创建工作的通知》精神及要求,制定了《马克思主义教学部文明寝室评比策划书》,目的是创文明寝室、树和谐班级,推动本部门文明寝室创建工作。通过努力,我部绣山4-527等7间寝室荣获校级“文明寝室”称号,文明寝室率36.84%,部门获得文明寝室工作二等奖。
5.学生就业工作
一是通过班级qq群适时发布就业相关政策及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先进事迹等,使毕业生明晰就业形势、激发毕业生创业激情。
二是通过往届毕业生经验交流会打消同学们的就业恐慌,增强同学们就业成功的信心。2016年5月8日,2016届毕业班班主任卢敏老师邀请我部2015届毕业生余明瑾、兰铃、刘会平齐聚绣B410(部门会议室)为2016届毕业生传递特岗面试经验,旨在提升特岗面试成功率,一定程度打消面试紧张心理。
三是组织好毕业生参加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举办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级各类招聘及就业宣讲。
四是加大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通讯建设,对我部2016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及时跟踪,掌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8月,通过召开就业工作推进会,确定了论文指导老师即自己指导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帮扶老师,有效提升了2016届毕业生的就业率,超前完成了学校制定的初次就业率目标。顺利实现学校关于初次就业率不能低于全校平均水平的目标。
五是联系2016届毕业生周芝芝(英语过六级、司考过A)、孙善朋(司考过C)与2013级思政本科班同学交流“考研司考四六级经验”,助推2017届毕业生就业工作。
6.校园文化活动
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弘扬和培育同学们积极进取、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团结协作、乐观向上的长征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部门联合校团委、体育学院于5月联合举办了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2016·重走长征路”活动,活动主题为“追寻红色记忆,熔铸民族之魂”。
7.学生安全工作
学生安全教育是学生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是确保学生正常学习和正常生活的关键。根据2月26日下午全省教育系统开学安全工作视频会精神及要求,一如既往振奋精神,进一步巩固了 “安全无小事”的学生工作意识,切实增强了抓好教育工作的责任感。
8.启动2017届毕业生毕业论文指导与实习
(四)行政工作
为更好推进本部门转型发展工作,提升部门竞争力,根据《关于推进落实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转型发展试点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部门工作实际,于2月成立了转型发展工程项目组,为加快建成应用型大学建设步伐贡献一份力量。并于3月完成了《马克思主义教学部转型发展实施方案》的撰写工作。
配合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结合学校思政教学改革及本部门工作需要,完成了教师队伍、辅导员队伍、职员队伍的聘用工作。
6月,根据学校统筹安排,部门全体教职工赴江西井冈山学习培训,切身感悟井冈山精神,坚定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不断为之努力奋斗。
(五)党的建设工作
在教工支部书记段昭华老师的带领下,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学习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纪律讲规矩的论述》、《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组织部要求组织了教职工观看市长陈昌旭、书记陈志刚专题辅导报告,完成了党委交办的“两学一做”考试系统试题库建设;特别是借助建党95周年之际,组织全体教工党员赴鸡鸣三省村开展党性党风教育,铭记党的光荣历史,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传承革命精神,立足岗位做贡献,为实现“两个百年梦”助力。
2016年,本部在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基础上,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部分老师思想贫乏、未占领精神高地、缺乏岗位意识;科研意识有所增强,但科研能力、科研水平仍需加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虽达到了学校要求,但仍明显存在就业质量不高等问题。
(六)社会服务工作
1.根据毕节市委统一安排,本部门主任漆国江赴黔西、金沙两地宣讲市委一届九次全会精神。
2.发挥本部门律师社会效能,开展了系列服务“法治毕节”工作。
3.组织部分教师开展深入机关、街道、企事业开展理论宣讲。
4.对接有关社会组织,开展了结合毕节试验区的课题研究。
二、2017年工作计划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是学校在转型发展之路上的极其重要之年,也是马克思主义教学部在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等方面爬坡上坎的关键之年,为全面完成学校党委、行政交办的工作任务,特制定2017年主要工作计划如下:
(一)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改革为抓手,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
1.继续深入推进“5+3+2”教学范式改革,继续推进专题(模块化)教学,以教学促科研。
2.在已完成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建设基础上,逐步推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门课程的课程建设,助推部门教学改革不断前进。
3.继续强化督导组听课制度、教师间相互听评课制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不断提升部门教学质量,为实现“贵州一流、国内有一定影响”目标不断努力。
(二)注重科研工作目标,提升科研质量与水平
1.鼓励教师做好课题申报工作,积极申报课题。
2.建议教师同时做好纵向、横向课题相关研究,以科研带教学。
3.提供更多学习交流机会,帮助教师们不断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助推部门科研实力的提升。
(三)继续强化“安全无小事”的学生工作意识,提升服务学生工作能力
1.做好学生寝室的常规检查工作,确保学生寝室无安全隐患。
2.做好2017届毕业生毕业论文工作、学位授予及文明离校相关工作。3.做好2017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记录及上报工作。
(四)强化政治业务学习,凸显部门特色
1.关注党中央的声音,注重重大时事的政治业务学习。
2.开展业务训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九大的召开。
3.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好学校各部门的工作,确保本部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教学部
2016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