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学院
 首页 | 学院概况 | 习声回响 | 学院事务 | 网上三馆 | 教学科研 | 党团工作 | 学生工作 | 重点学科 | 在线测试 | 下载中心 
您好,欢迎您访问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 !
站内搜索:
科研信息

人无礼 无以立
2016-05-12 09:38  

 

 

    2016年5月10日下午7:00分,2015级生物本科班、2015级水利电力本科班、2015级数学本科班、2015级化学本科班、2015级化工本科班等自然班的部分同学,在绣山B栋教学楼301教室聆听樊秀荣老师主题为“人无礼  无以立”的学术报告。

樊秀荣老师从三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什么是礼仪

首先,以日本亚运会没有一张废纸这一事件为例引出“礼仪”,并讲述了礼仪与道德的关系,指出爱国是最大的礼仪。

其次,说明礼是尊敬,仪是表现形式。以中式婚礼的流程为例,介绍了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和拜堂礼仪(即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

二、  当今中国礼仪缺乏现象——从社会到校园

(一)礼仪缺乏的社会现象

从中国游客成了“素质低”的代名词(世界各地的景点的中文提示)和鲁迅先生“谈公德缺失现象”两个事例出发,讨论了礼仪缺乏的社会现象。

(二)礼仪缺乏的校园现象

引用龙永图“中国的大学生有教育而无教养”和荀子“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无宁”的观点,并列举了校园的不文明现象。

(三)礼仪缺乏的原因

1.传统美德的淡化、丢失;

2.主流思想的传播还存在未能解决的层面;

3.缺乏信仰。

三、学习礼仪,提高大学生修养

以朴槿惠的人生哲学为例,说明学习礼仪的基本原则是摆正位置和端正态度,学习礼仪要从谈话礼仪、着装礼仪等身边的“小事”做起,并阐述了课堂礼仪和握手礼仪,指出与他人握手时要专心致志、注意伸手的先后顺序等等。

通过此次讲座,使同学们对礼仪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一个有礼的人。

 

 

关闭窗口

 
    热点链接
    友情链接
   国家教育部
   国家科技部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
   贵州省教育厅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学习强国
版权所有: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通讯地址: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学院路1号    电话:0857-8331315     Email:jjglx01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