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0日下午7:00分,2015级生物本科班、2015级水利电力本科班、2015级数学本科班、2015级化学本科班、2015级化工本科班等自然班的部分同学,在绣山B栋教学楼301教室聆听樊秀荣老师主题为“人无礼 无以立”的学术报告。


樊秀荣老师从三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什么是礼仪
首先,以日本亚运会没有一张废纸这一事件为例引出“礼仪”,并讲述了礼仪与道德的关系,指出爱国是最大的礼仪。
其次,说明礼是尊敬,仪是表现形式。以中式婚礼的流程为例,介绍了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和拜堂礼仪(即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
二、 当今中国礼仪缺乏现象——从社会到校园
(一)礼仪缺乏的社会现象
从中国游客成了“素质低”的代名词(世界各地的景点的中文提示)和鲁迅先生“谈公德缺失现象”两个事例出发,讨论了礼仪缺乏的社会现象。
(二)礼仪缺乏的校园现象
引用龙永图“中国的大学生有教育而无教养”和荀子“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无宁”的观点,并列举了校园的不文明现象。
(三)礼仪缺乏的原因
1.传统美德的淡化、丢失;
2.主流思想的传播还存在未能解决的层面;
3.缺乏信仰。
三、学习礼仪,提高大学生修养
以朴槿惠的人生哲学为例,说明学习礼仪的基本原则是摆正位置和端正态度,学习礼仪要从谈话礼仪、着装礼仪等身边的“小事”做起,并阐述了课堂礼仪和握手礼仪,指出与他人握手时要专心致志、注意伸手的先后顺序等等。
通过此次讲座,使同学们对礼仪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一个有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