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学子通过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深度挖掘经典原著中的学术思想价值,学以致用。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社团“大学生新时代理论研习社”结合思政专业的特点,邀请长期担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课程教学的向刚老师于12月5日在仲群楼307教室面向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作了一场题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导读”的精彩讲座。
《德意志意识形态》共分为两卷,第一卷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以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第二卷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向刚老师围绕《德意志意识形态》经典文本,按照“著作形成的背景—著作的重要意义—著作的主要内容”逻辑分为三个方面具体展开。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原著的基本介绍引入,着重梳理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详细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初次表述,将唯物史观的基本逻辑结合原著文本做了解读,向刚老师指出,马克思恩格斯撰写《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算作为当时“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同时也是为了告别“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过去的信仰”,《德意志意识形态》不仅开辟了历史唯物主义伦理思想的新道路,而且从实践层面反对泛道德化批判和道德说教,这有利于我们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守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观念,树立科学的道德观。向刚老师强调,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熟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助于我们以唯物史观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本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活动,同学们在品读经典中感悟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魅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要具有高度的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同时也要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熟读精思、学深悟透,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文 字|王高升
照 片|王高升
初 审|王高升
复 审|李 静
终 审|漆国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