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学院2013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12-11-24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一、毕业论文的目的

    撰写毕业论文是培养方案规定的重要环节和内容,是学生在毕业前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尝试,其目的是总结、消化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完成,经指导教师评阅、组织答辩,获得及格以上成绩。才能取得毕业资格和获得相应的学位。

    二、毕业论文组织机构

    成立毕业论文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李舒波

    副 组 长:林  璟、明  兰

    成    员:石宁生  张亚丽  张大华  罗紫元  廖为海

    工作人员:陈永富  廖  艳  张淑婷

    三、毕业论文进程安排


    1、指导教师资格审核(2012.11.20-2012.11.25)

    2、学生毕业论文资格审查(2012.11.20-2012.11.30)

    3、选题确立(2012.12.1-2012.12.5)

    4、根据双向选择原则,确定指导教师(2012.12.5-2012.12.10)

    5、发出毕业论文任务书(2012.12.10-2012.12.15)

    6、撰写开题报告(2012.12.15-2012.12.25)

    7、开题(2012.12.25-2012.12.30)

    8、查阅资料、调查并撰写毕业论文(2013.1.1-2013.4.20)

    9、中期检查(2013.4.5-2013.4.10)

    10、修改定稿(2013.4.21-2013.5.5)

    11、签订诚信承诺书及版权授权书(2013.5.6-2013.5.8)

    12、指导教师评定成绩(2013.5.8-2013.5.10)

    13、交叉评阅(2013.5.8-2013.5.12)

    14、答辩(2013.5.13-2013.5.15)

    15、修改打印(2013.5.15-2013.5.20)

    16、评阅成绩(2012.5.21-2013.5.25)

    17、归档(2012.5.26-2013.5.30)

    四、要求

    1、毕业论文要求一人一题,选题必须密切结合所学专业,真题真做。

    2、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实习实践和社会调查中完成,要求每名教师指导的毕业论文50%以上是在实习实践和社会调查中完成的。

    3、为确保论文质量,指导教师必须加强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并做好指导记录。

    4、交叉评阅必须由两名教师独立进行。

    5、论文进度严格按上述时间安排。

    6、指导教师要做好详细的指导记录,每名学生指导不得少于四次,其中一次为选题和开题,一次为定稿和答辩,论文写作过程指导不得少于两次。

    7、论文成绩按百分制评分,其构成比例为:书面成绩占70%(指导教师和交叉评阅教师成绩的平均分)、答辩成绩占30%。

    8、每名学生论文档案必须齐全,按顺序装入统一印制的档案袋,包括毕业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开题记录、指导记录、诚信承诺书及版权授权书、成绩评定表(指导教师、交叉评阅教师、答辩小组)、答辩记录、论文原件等。

                                                                                                   教育科学学院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阿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