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世师表、生民未有
—伟大的圣人孔子
以“万世师表、生民未有—伟大的圣人孔子”为主题的师范讲堂(第十六期)•教授大讲堂于2019年9月2日下午3:00,在师范讲堂正式开讲。本次活动由贵州大学人文学硕士、副教授—薛景老师作为主讲人,师范学院党总支书记赵玮书出席,通过易班抢票的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薛景老师)
讲座开始,薛景老师阐述了选择讲述孔子的初衷。师范学院志在培养优秀的师范人,因此广大师生有必要向教育先哲学习,了解孔子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经验,而不是将孔子的思想束之高阁。

(学生听众)
薛景老师首先介绍孔子的生平:他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表”,著名古今中外,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升,儒家文化受到世人的重视,从中折射出孔子的思想在教育史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孔子一生培养弟子三千,有贤人七十二。他在思想文化活跃的春秋时期周游列国,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著有《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孔子离世后,其弟子将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一书,被世人流传至今、家喻户晓。

(活动现场)
之后,薛景老师指出了孔子的著名理论: “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他是第一位自觉运动启发式教育方法的教育家,他敬爱学生,尊重学生,比起教师,他的角色更像长者,和学生保持密切联系、相互进步。孔子在传播自己思想的同时,发展了早期的教育,不仅对我国文化传统产生重大影响,也对我国的教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他所提倡的教育方法仍被学者推崇,对一代代师范生的成长起了重要作用。

(活动现场)

(赵炜书书记发言)
在全场学生齐读《论语》节选的朗朗书声中,本次讲座结束。赵炜书书记发表感悟,希望全体学生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向着更好的方向进步,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生们通过本次讲座,对教育先哲孔子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并可以将这些思想方法运用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本次讲座体现了教师和学生对培养自身过硬素质的重视,促进了师生间的相互发展。
撰稿:贺春妮
摄影:田桂霞
责编:李舒波 肖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