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讲堂(第二十九期)‖ 建国70年来高考公平观的历史与嬗变
为了进一步让同学们了解高考公平发展的历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2019年12月2日下午三点,李焕武老师于师范讲堂主讲建国70年来高考公平观的历史与嬗变。李焕武,毕节纳雍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和教育评价。承担《教育学》《教育哲学》等课程教学。组织地级厅以上课题五项,发表学术论文近三十篇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教学科研成果奖一项,荣获“贵州省优秀辅导员”“毕节市优秀教师”等荣誉。

活动伊始,李老师问了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进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有没参加高考的吗”?显然没有同学举手回答,因为同学们都是经历高考,才踏入大学校门的。然后李老师进入了今天的主题,并且把主题分为四个阶段。第一过度与探索时期:身份倾斜中的机会平等,第二文化大革命时期:身份第一中的公平迷失,第三经济中心时期:机会公平的回归与变迁,第四全面发展时期:迈向更良善的多元公平。

在活动中,李老师引用萨托利公平的概念“公平表现为一种抗议性理想……相同的差别给予相同的待遇。”讲述了高考公平是国家对优质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坚持的合理性判断的规范和原则,同时也为同学们讲述了公平的类型包括法律平等、社会平等、机会平等、条件平等……然后李老师分别从资源向谁开放,分配中谁受惠,分配中谁受限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上述四个阶段。

活动最后,李老师希望同学们无论富裕或贫穷,都不要放弃学习,并且要多读书。因为学习不仅使同学们开阔视野,获取智慧,还可以让同学们丰富生活,提高能力以及提高自身知识素养。与其后悔昨日,不如抓住现在,毕竟这是你往后余生里最年轻的一天 。
(撰稿\杨婷婷 摄影\陈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