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去病自然教育奖学金”薪火相传在2013
2013年9月,“袁去病自然教育奖学金”颁奖如约而至。
9
月
9
日
至11日,颁奖嘉宾袁去病博士和陈锋先生在毕节试验区展开了“行善之旅”。2011年袁去病博士在毕节学院设立的“袁去病自然教育奖学金”,意在鼓励任教于边疆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毕业生的职业发展。
9
月
9
日
中午,袁去病及志愿者陈锋先生一下飞机吃过便饭就在教科院李华副书记等人的陪同下赴凤凰小学考察,因为2012年“袁去病自然教育奖学金”的获得者张洪玉就在这个位于七星关区小坝镇的村级小学工作。到达凤凰小学时,正值学生放学,但张洪玉还在二年级教室布置作业。进了教室,袁去病博士便和在校师生交流起来,亲自查看学生的体质并现场诊断了学情和校情后,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就地取材,解决困难,例如用爬山锻炼弥补篮球场的缺失;二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比如“滚圈”活动的借用;三是提升专业技能品质,例如用行为教学法矫正少数民族学生的发音问题。每议一事,袁先生现身示范。这儿,行善已拓展了捐款的边界,它诠释着人文关怀。
9
月
10
日
,袁去病先生在毕节学院全天讲学,主题是“大学生全寿命职业生涯规划”和“自然教育之亲子按摩常用手法及应用”。毕节学院400多名师生倾听了讲座。“大学生全寿命职业生涯规划”穿梭在比较宏观的理论和像张洪玉等具体的案例中,陈述了职业观念常见误区和全寿命职业生涯筹划要点,提出了学生在校期间需要训练的技能和培养的能力,例如“教学能力、协作能力、科研能力和沟通能力”。 “自然教育之亲子按摩常用手法及应用”则从比较微观的层面展示了相关情境的具体技能,袁博士在一举一动之间让学生观摩可操作的临床技术。如果说访问凤凰小学是对学生职业的关注,那么,走进课堂就是对学生学业的关注,一内一外,反映了“袁去病自然教育奖学金”的可持续性以及这一善行的特别之处。
9
月
11
日
上午,“2013年袁去病自然教育奖学金颁奖典礼暨袁去病博士访谈”在毕节学院身修讲堂举行,会议由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李舒波主持。学校党委副书记汤宇华、学校资助中心主任张秀兰、教科院党总支书记林璟、教科院副院长明兰、教科院党总支副书记李华等领导陪同袁去病先生给2012届的16名毕业生颁奖,袁先生还向学院捐赠了2013年奖学金1万元、1台平板电脑和2套珍贵的教师节纪念邮票,同时传达了“香港‘晋先生’有限责任公司”注资“袁去病自然教育奖学金”的好消息。在颁奖仪式上,获奖同学冯欠一句话道出了获奖学生的心声:“心怀感恩,我时常激励自己要做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其实,这个仪式的内涵正如袁先生所说:“在毕节学院,从阿里木助学金点燃的火焰开始,我们便愿意亲近这种至善的火焰,点燃自己的梦想,让更多的梦想燃烧出亮光,照进现实与未来交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