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上午,以“教育合作新起点,人文交流新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国-东盟特殊教育发展交流与合作在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圆满闭幕。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院长王建平,100余名来自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外、港台地区、内地特殊教育领域的代表出席闭幕式。
“扬帆起航风正好,再续辉煌添新章”王建平致闭幕辞,他对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主题发言、主持人的精彩点评以及兄弟院校和全省特教学校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王建平对我校的特殊教育专业发展做了简要回顾,我校的特殊教育事业经历了由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特殊教育专业创办的10年,是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锐意进取的10年,是建校80周年的时光画作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我校与国际、国内知名高校的特殊教育发展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是我们要不断奋斗的重要推力。
“树高千丈,绿叶不忘根的滋养”,他强调,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的全体特教人,应继续深化“服务+实训”的特殊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平台的优势,凝心聚力、汇聚众智,在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办学使命上再立新功。我校将一如既往地加大对特殊教育专业的建设投入、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和倾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相见时难别亦难,离别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重复”,王建平宣布“第十一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国-东盟特殊教育发展交流与合作”会议圆满闭幕!
据悉,本次会议为期3天,有来自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老挝、印度、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嘉宾14人,港台地区嘉宾3人,内地嘉宾及代表135人,校内特殊教育专业师生220余人,370余人参加。会议期间,美国哈佛大学萧庆伦教授,苏丹伊德里斯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人类学系主任Kway Eng Hock博士,律宾聋校公立学校区域督导Rosalie R.Condes博士,台湾华东大学主任杨炽康教授,香港教育大学特殊教育与咨询系主任许明得教授等23名专家进行了大会主题发言。
会议期间,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与邯郸学院、菲律宾聋校、印度言语与听觉研究所、缅甸民事授权谈判组织等签订合作备忘录。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聘请了华东师范大学刘巧云、华中师范大学雷江华、重庆师范大学申仁洪三位教授为客座教授并颁发聘书。
参会嘉宾围绕特殊教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育康复、融合教育、医教结合等方面主题内容,从政策层面、理论层面、技术层面和实践层面进行了广泛分享与交流,增进了亚洲各国(尤其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特殊教育领域的相互沟通与了解,也增进了特教人的友谊,为进一步促进亚洲各国在教育领域(尤其是特殊教育领域)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