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特殊教育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发布时间:2014-10-18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海峡两岸特殊教育研讨会在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举行

 

为更好地推进贵州省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与国内国际高校特殊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更新特殊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交流和探讨台湾特殊教育的经验和成果,由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师范学院主办的2014年海峡两岸特殊教育研讨会于1015-17日在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进行,1015日上午,研讨会在身修讲堂举行开幕式。

                             2014海峡两岸特殊教育研讨会开幕式现场

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卫生学教授萧庆伦先生,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汤宇华,贵州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黄开斌,毕节市教育局局长赵昌伦,毕节市残联业务部部长黄志远,研讨会特邀台湾特殊教育专家--台湾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主任洪俪瑜教授、张蓓莉教授、杞昭安教授、胡心慈副教授、佘吉勇助理教授出席开幕式。陕西师范大学、济南大学、贵州师范学院、铜仁学院等兄弟高校及省内外特殊教育学校领导、特教专业教师,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师范学院、科研处、教务处、宣传部负责人,特教专业学生及相关人员共200余人参加开幕式。

学校党委副书记汤宇华在开幕式上致词,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萧庆伦教授及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汤宇华介绍,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特殊教育专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强劲,学校将特殊教育学作为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将特殊教育专业作为校级特色专业建设,2012年特殊教育学成为贵州省重点支持学科,同时,2012年获得国家特殊教育学校二期建设项目,项目经费6111万元,2万余平方米的康复实验大楼即将完工。几年来,学校开展2期共70余人的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班,110人辅修班,特殊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100余人、专科毕业生200余人,现有在校学生153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毕业的特殊教育学生遍布毕节市各特殊教育学校,为推进毕节市乃至贵州省的特殊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汤宇华说,特殊教育,功在当代,利泽千秋,办好特殊教育是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的使命,也是服务地方和谐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他表示,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秉承学校明德笃学、弘毅力行的校训,发展艰苦创业、不断进取的办学精神,进一步加强特殊教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毕节试验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科技研发基地、文化宣传基地和咨询服务基地。

开幕式上,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黄开斌副处长讲到,为了建设功能完善的特殊教育教学体系,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抓住转型发展机遇,迎难而上,为我省的特殊教育承担了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他希望通过此次海峡两岸特殊教育专家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我省特殊教育办学总体水平。萧庆伦教授说,台湾师范大学的特殊教育在全世界都有重要地位,此次台湾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主任洪俪瑜教授一行参加此次研讨会,必将促进学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毕节市教育局赵昌伦局长、台湾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洪俪瑜主任也作了发言。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转型发展以来,紧紧围绕地方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强化培养卓越两师(卓越教师和卓越工程师)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定位,确立从学术型向应用型、从相对封闭向开放型、从传统师范向多科型转变的发展思路。学校在推进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按照卓越两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两大学科专业群,一是服务地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教育学科专业群,二是服务地方四化同步发展的工科学科专业群。教师教育是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特殊教育又是传统优势专业中的特色专业。此次海峡两岸特殊教育研讨会的举行,将进一步推动学校特殊教育建设,更好地为地方社会事业发展服务。

本次研讨会由台湾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家分别作了“特殊教育的理念与实施”、“心智障碍学生的教育”、“听障、语言障碍学生的教育”、“自闭症学生的教育”、“多重障碍(CP)学生的教育”、“视觉障碍学生的教育”六场学术讲座,并开展了一场“特殊教育工作者之专业发展”主题研讨和三场现场教学、三场特殊儿童个案咨询和 专业讨论。

据悉,本次研讨会是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师范学院与台湾师大特殊教育系交流合作的成果,也是师范学院实现“3+1”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阿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