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组织专家赴威宁县第十一中学开展“同课异构”及教师科研能力培训活动

发布时间:2024-11-27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我院组织专家赴威宁县第十一中学开展“同课异构”及教师科研能力培训活动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助力贵州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11月25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师范学院院长李焕武带领专家团队赴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十一中学开展“同课异构”及教师教研能力提升培训活动。

图为活动合影)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采取了多样化的教学展示和交流形式。课题内容为七年级数学和七年级英语,老师们在活动过程中展现素养意识和课程思政;既注重知识传授,又注重启发;有实例分析,亦有探究环节;教学评一体化有设计与实施。其间,指导组对照项目学校课堂教学清单,全程参加了听评课。评课,教师们积极交流、深入探讨,分享了心得体会,提出了教学改进建议

 图为数学课展示

教师科研能力培训由3场主题式讲座组成。胡道成老师主讲《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与申报方法》,从选题破题入手,以实例展示如何立足区域特色挖掘课题“金矿”;研究方法方面,详细讲解了问卷调查、访谈、行动研究等操作要点;论文撰写指导环节,聚焦结构搭建、语言规范、文献引用规范等进行讲解

图为英语课展示

吴长贤主任主讲《教学成果的孵化与申报》。吴老师深入剖析教学成果意义,点明其对教育改革、人才培养的价值,强调成果是教学实力“硬指标”。孵化方面,她建议立足教学一线找痛点、整合前沿知识找理论支撑、持续优化教学路径。以“项目式学习破解学科难点”为例,展现从问题到成果的蜕变。

 图为吴长贤主任分享

李焕武院长主讲《教学成果提炼:选题、内容及成效》。讲座围绕选题价值、问题诊断、过程与方法、成果与成效等关键词展开,讲座“以案说法”,在复盘案例过程中,深入剖析问题、过程、成效背后的“关键密码”,点明优秀案例经验意蕴,指出了第十一中学“可为、能为”的方向与路径。

 

 

 

 图为李焕武院长分享

 “同课异构”和专题讲座中,教师们收获满满、信心倍增,带着新知识、新思维回归岗位。陈兰云校长说:学校将持续跟进,搭建科研实践平台,推动教师把‘所学所思所惑’转化为教学创新、课题攻坚行动,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注入持久科研动力,助力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文字|杨艳梅

图片|杨艳梅

编辑|王云普

初审|马  英

复审|肖  正

终审|李焕武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马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