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讲堂(第64期)||人格概述及其在生活中的表现
为了促进同学们心理健康的养成和对人格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由师范学院讲师团、学生会承办的师范讲堂第64期(2022年第9期)于2022年6月13日15:00在师范讲堂开展,讲座的主题为"人格概述及其在生活中的表现"。本次讲座由黄儒军老师主讲,夏婧雯担任主持。
黄儒军,讲师、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多项省级课题项目,发表论文15余篇,融合教育与随班就读,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及SSCI收录1篇,参与2014至2017年中国教育部的中国特殊教育发展报告的撰写,2015年和2016年,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年会上做发言报告,获得2020年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主持毕节市社科基金项目,同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从事3年的特殊儿童箱庭疗法干预康复工作,参与2年的纳雍县脱贫攻坚工作,先后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殊儿童测量与评估,聋童心理与教育,特殊学校课程与教学的教学工作。
黄儒军老师
讲座伊始,黄儒军老师从词源解析,人格的组成以及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来阐释人格。并通过举例子的方式给大家讲解大学生的人格特点,主要有:自我意识趋向成熟,强烈的情感和交往需要,环境适应能力较强,乐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
接着,黄儒军老师从大学生存在的人格缺陷做出解释,指出人格缺陷是一种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如自卑,当一个人自卑时,会有盲目攀比,退缩的行为表现。所以同学们要培养健康意识,全面提高文化素质,在实践中塑造健康的人格,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超越自卑,找出自卑源,欣赏自我,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讲座现场
最后,黄儒军老师从人格缺陷为同学们讲述人格治疗法,通过老师的讲述,同学们对大学生人格缺陷的矫正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深化了对大学生人格的理解。
讲座现场
本次讲座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通过这次讲座,相信同学们对人格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够运用在今天讲座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自身的人格矫正以及情绪调整,做一个阳光积极的当代大学生。
(责编/李舒波 肖正 供稿/肖雪 叶淑心 摄影/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