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讲堂•专题讲座(第110期)||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高等教育中美育的使命与担当

发布时间:2025-03-13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师范讲堂•专题讲座(第110期)||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高等教育中美育的使命与担当

为深入探讨高等教育中美育的重要使命与担当,提升师生对美育工作的认识与理解,促进学生个人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价值观与人文素养。第一次师范讲堂于2025年3月10日下午三点在特教楼师范讲堂顺利开展,本次讲堂以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高等教育中美育的使命与担当” 为主题,该讲座是由崔姣老师主讲,来自不同专业的160名同学积极参加了此次讲座。

2E9252

(图为主讲人崔姣老师)

崔姣,师范学院教师,研究生毕业于四川美术学专业,自 2022 年入职以来,在艺术教育等领域研究颇深。此次讲堂上,她基于美育、美术教育和艺术教育展开讲述。从 “美育铸魂” 强调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到 “以美培元” 阐释高校美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赋能作用;从 “文化传承与创新” 阐明高校美育的时代使命,到 “从专业教育到通识教育” 探讨构建高校美育新格局,以及 “面向未来” 分析高校美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全方位、多层次地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美育知识盛宴。

讲座伊始,崔姣老师便从校园内红展馆的图片、奢香夫人的大理石雕塑和皮影展等向同学们阐述美育的的教化作用。接下来,崔老师从美育的内涵与价值、社会功能、艺术教育的实践与方法、美术教育的特色与创新等五个方面向大家介绍此次讲座的内容。活动中,崔老师从多方面阐释美育的重要性,强调美育在课程体系与社会责任构建中的关键作用,并提及《国家“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等多项政策支撑。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崔老师建议对艺术感兴趣的同学们,最好选择线下公共美育课程。

2A97A3

(图为讲座现场)

此同时,同学们与崔姣老师共同追溯美育概念起源,从德国美学家席勒到近代蔡元培,梳理了中国美育历史渊源;从古代的礼乐制度,到近现代的发展变革。大家还探讨了中国美育核心理念,如 “天人合一” 的审美观、“文以载道” 的教育功能与“中西融合”的现代路径,为高等教育中美育发展提供了深刻启示。崔老师在谈及美育的价值与目标的时候,她鼓励同学们要用批判性的思维看待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而且美育对教育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是同学们终身学习与精神滋养的重要部分。

最后,面向未来,崔老师说,到了在AI时代艺术教育的核心坚守:“人文精神不可替代、本土文化的主体性和技术批判意识”。鼓励同学们在数字化的时代,要数字化学习,于万千世界中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一方世界。

                                  供稿|师范学院学生会宣传部

                                  文字|胡绍菊

                                  图片|吴胜英

                                  编辑|卢佳琪

                                  初审|马英

                                  复审|肖正

                                  终审|张恒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马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