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桂花香满园,2022年9月11日,贵工程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学生党支部、易班分站、各班级学生代表联合校团委、贵工程“员员港湾”辅导员工作室、红色文化传习社在林青塑像前开展“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烈士遗志—纪念林青烈士牺牲87周年”活动。
林青烈士,原名李远方,又名李旭如、茅戈,曾化名刘应生,1911年出生在贵州毕节县(今毕节市)一个贫苦家庭。为追寻革命的理想,奔波转辗重庆、上海以及贵州多处地方,历经三次入狱,于1933年在毕节建立“草原艺术研究社”,以文艺形式开展革命活动。1934年1月,与缪正元、秦天真建立中共毕节党支部,领导各种进步团体和发动广大群众,深入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遵义,林青找到党中央汇报贵州地下党的情况,党中央充分肯定了贵州地下党的工作,并批准建立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林青任书记,这是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批准建立的唯一的省级党组织。林青同时兼任中共遵义县县委书记。1935年7月19日,林青第三次被捕。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大义凛然、坚贞不屈,表现了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
87年前的今天,贵州首任省工委书记林青在贵阳壮烈牺牲,时年24岁。他用青春、用年轻的生命践行了自己“愿将满腔热血,换来幸福人间”的铮铮誓言。
87年后的今天,贵工程的学子为传承林青烈士的遗志,每年的今天在这里开展纪念活动,其目的正如林青的战友宁汉戈在长篇叙事诗《高原之鹰》中说到的:为了让后代人牢记,为了让更多人懂得反动派的残酷,还是要强忍住悲痛写出英雄之死,作为历史的控诉;为了让更多的青年深刻感受着那三百支刺刀拥裹着他,而敌人一百倍的凶恶威风,都压不倒他万丈正义尊严。林青的崇高精神永远激励和鼓舞着贵州、毕节一代又一代青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搏击长空、奋勇前进。
(土建学院团总支、学生党支部、易班分站、各班级学生及校学生会学生代表)
(学生代表诵读《高原之鹰》节选现场)
(红色文化传习社代表擦拭林青塑像)
(参观贵工程黔西北红色文化传承成果展示中心现场)
(观看红色题材舞剧《林青的远方》现场)
(土建学院团总支书记及贵工程“员员港湾”辅导员工作室负责人陈雅洁向学生赠送连环画《林青——远方的故事》)
(摄影/罗正贵 撰稿/陈雅洁 审稿/朱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