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系列党课五】饮水思源,诚信做人,感恩祖国,不忘初心跟党走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04日 10:53

做人要学会饮水思源,要有感恩之心,在座的同学们应该深有体会,近些年来,我们不再听到有孩子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上不起学的新闻了,在我们自己身边也找不到类似事件了。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确保不会有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上不起学。

而你们自己也能实实在在的感觉到,每年我们的各种奖助学金不断。家庭困难的同学不仅不用担心辍学,成绩好的话各种奖助还能改善他们的生活。

我的汇报将从资助、诚信、感恩、展未来,砥砺前行四个方面进行。我是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辅导员,主要从事学院的奖助管理工作,我就先从自己的工作出发,来谈谈我国、我省,我校,以及我院近年来的奖助情况。

一、资助情况

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资助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开放新战略为教育对外开放注入新动力。落实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要求,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教育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新格局,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事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始终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坚持发展抓公平、改革抓体制、安全抓责任、整体抓质量、保证抓党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据统计,2016年,我国共有51.2万所学校,1578万名教师,2.65亿在校学生,各级各类学校规模均居世界首位。

2016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比2012年提高12.9个百分点,达到77.4%,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2016年,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93.4%,比2012年提高1.6%。义务教育高水平普及,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2016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87.5%,比2012年提高2.5%,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2016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比2012年提高12.7个百分点,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

2011年到2016年,1659岁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7年增加到10.35年。

 十八大以来,13亿多人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梦正逐步成为现实;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逐步构建。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意味着教育投入持续增加,教育发展保障条件的不断改善。教育资助体系实现学前到研究生教育全覆盖,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累计共资助学生4.25亿人次,资助金额达到6981亿元,财政投入达到4780亿元。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连续5年保持在4%以上,这体现了中央优先保障教育发展的有力措施。

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资助情况

作为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贵州无疑是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十八大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善于“打硬仗”,五年时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700多万人,减贫、脱贫成效显著。

“拔穷根”要靠教育 。201211月开始,贵州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计划,至17年累积下达营养膳食补助专项资金145.2亿元,每年受益农村中小学生380万人。

2013年,贵州在全国率先将中职免学费范围扩大到本省户籍所有中职学生,至17年累计免除学费22.96亿元,受助学生197.45万人。

2015年开始实行教育精准扶贫政策,贵州省压缩6%的行政经费用于教育精准扶贫,向贵州省户籍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增加扶贫专项助学金、免(补助)学费、住宿费、教科书费等资助,至17年已发放资助资金21.27亿元,资助农村建档立卡学生69.43万人次。

3.我校奖助情况

目前,我校共有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兴华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24余项奖助学金,为同学们的学习保驾护航。

4.我院的奖助情况

2017年度我院在奖学金方面共评出:国家奖学金2人、国家励志奖学金29人、光华奖学金10人、兴华奖学金5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奖学金23人、贵工程土建院融达路桥奖学金12人。

2017年度我院在助学金方面共评出:国家助学金319人、绣山助学金40人、贵工程土建院融达路桥助学金12人、精准扶贫资助284人。

2017年度在其他资助方面共评出:孤儿资助5人、顺达驾驶技能培训费资助15人、退役军人资助 2人。

2017年度我院获奖助总人数为 758人次,奖助总金额达二百五十五万七千一百元。

2017年度我院学生个人拿到奖助学金最多的为12330元。

2018年,截止到1128日,我院在奖学金方面共评出:国家奖学金1人、国家励志奖学金31人、光华奖学金8人、兴华奖学金6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奖学金41人、贵工程土建院融达路桥奖学金21人。在助学金方面有:精准扶贫资助329人。

18年度的助学金马上开始评审,光国家助学金一项就有85.4万元。

二、饮水思源,诚信做人,感恩祖国,不忘初心跟党走

国家对教育,对资助的力度有增无减!这些奖助学金从哪里来?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富有,越来越强大了。中国近几年取得了众多伟大成就,这些伟大成就如何取得?这些都离不开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中国人,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1、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

中国命运选择了共产党,中国人民正确选择了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始终站在历史的潮头,肩负起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任。经过28年的艰苦斗争,建立了新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坚定地捍卫了国家民族利益,使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又经过69年的奋斗建设,不仅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还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而且顺应历史潮流、锐意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强起来。中国共产党成为全中国各族人民最可依靠、最能信赖的领导力量。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立足中国实际,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以贯之地接力探索,成功开辟出了一条既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符合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正是沿着这样一条道路,当代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生产力水平提高,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无论是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还是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使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发展越来越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越来越自信。我们要始终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国之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中国的发展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我们党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完全正确的,必将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共产党奋斗改革的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得到了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国家越来越富有,越来越强大,人民福祉得到很大提高。但有些人却一边吃着共产党的饭一边砸共产党的锅,这是绝不允许的!

而对于学生而言,目前大学生群体里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部分大学生身上表现出诚信严重缺失,他们理想信念缺失或表里不一;学风不正、考试作弊、抄袭论文;拖欠学费、借贷不换;在人才市场提供失真材料等;尤其是近年来,部分贫困大学生拖欠国家助学贷款及在学习上弄虚作假等现象,导致贫困大学生诚信问题和感恩教育一度成为学校及舆论讨论的焦点。

4.做讲诚信的人,学会感恩

1)要做讲诚信的人。

诚信就是诚实和守信。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诚实和守信是统一的。就个人而言,诚实守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单位而言,诚实守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实守信是正常秩序的基本保证;就国家而言,诚实守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在我国传统道德中,诚实守信被看作“立身之本”、“举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孔子甚至认为可以“去兵”、“去食”,而不可以无信。诚实守信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诚信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之本。

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一个没有良好诚信品德的人,不可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大学生只有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树立起高尚的理想信念,才能为国家为人民作贡献。其次,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大学生只有以诚信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坚守道德规范,才能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实现全面发展。最后,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每个人诚实守信、遵守契约。

作为当代大学生,同学们肩负着建设现代社会主义社会的使命,同学们要“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要将诚实守信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作为立人之本、成事之基。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生活中自觉做到以诚相待、重信守约、有约必践,共同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抵制和反对唯利是图、弄虚作假、背信弃义、不讲信誉、尔虞我诈等思想和行为。才能使社会秩序得到更好的维护,才能使社会更加进步,而不是退步。

2)要学会感恩

高尚的人格最起码需具备两种心灵品质:一种是善于宽容,一种是学会感恩。感恩不仅是一种美好情感、行为的体现,更是一种高尚人生境界的体现。

学会感恩,就是要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激,对他人施以的恩惠设法报答。然而有些学生会习以为常,认为别人帮助自己是理所当然的事。

作为一名大学生,要学会对自己拥有、享有的一切怀有感激之情,要有知恩图报的善良心,有了这颗善心的支撑,才能在走向社会后处处施以爱心。而在我们身边不缺这种榜样。

下面给大家分享两个我们身边的故事

卢华贵:因爱成才,让爱传递

2008年,来自广西偏远农村的卢华贵考上了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原毕节学院)。由于家庭极度贫困,卢华贵靠社会资助和勤工俭学才得以完成学业。20119月,以优异成绩考上特岗教师。201110月的一天,毕节市林口镇渭河小学特岗教师卢华贵来到母校,表达了一个令大家吃惊的意愿,他想把第一个月的工资捐献给母校作为助学金。

大学三年里,在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帮助下,卢华贵一边学习,一边通过在学校食堂打扫卫生、收餐盘、搬煤炭、送水以及看护保管室等工作挣来微薄收入解决自己的生活费用;为了省钱,大学三年卢华贵没有回过一次家,一到假期就到酒店打工。三年来,自立自强、胸怀感恩之心的卢华贵不仅用自己勤工俭学的钱为玉树地震灾区捐款,还经常到福利院为孩子们洗衣服、打扫卫生。谈到为母校助学基金捐款的义举时,卢华贵说,他感激学校对自己的教育和培养,更忘不了交不起学费时国家和社会的资助,忘不了生活困难时爱心人士和学校老师们的关心,忘不了在学校过春节时学校领导老师们送来的温暖。

现在,卢华贵任教于毕节市七星关区林口中学,2013年,他成立了广恩教育基金,继续将爱与感恩传递下去。

韩天学:带着失明父亲上大学

20117月,韩天学被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原毕节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特殊教育专业录取。20119月,家庭经济困难的韩天学申请了北京中关村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加上暑假打工挣来的钱,以及亲人的借款,他终于如愿走进了学校,

大二暑假,韩天学回家后发现父亲的水缸里、饭里竟然爬满了蚂蚁,而父亲由于失明浑然不知。30年来父亲几乎是一个人生活在黑暗、孤独中。那时,韩天学的心像被针刺一样痛,深深地意识到父亲生活的困难,没有人在身边照顾的话,连最基本的吃饭问题都无法得到保证,而且身体也变得越来越差。韩天学说,子欲养而亲不待,如果现在不照顾好父亲,自己将来一定会后悔的。于是,韩天学的心里萌生了一个念头——带着年近古稀生活艰难的失明父亲去上大学,照顾好父亲。父亲知道他的这个想法后,一口回绝了,他不想成为儿子求学路上的负担。在韩天学的再三恳求下,20138月,韩天学终于把父亲接到了学校附近的租住房,开始了新的生活。自从把父亲接到了身边,韩天学更加忙碌了,不仅要学习,还要照顾父亲的生活饮食,协助老师处理班级工作,帮助同学解决困难,作为班长的他从未忘记大家对他的关心。

带着失明的父亲上大学,韩天学的事迹,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关注而被多次报道。

2013年,韩天学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也获得了贵州省“立志成才十佳大学生”荣誉称号,被评为2013中国好人榜“孝老爱亲好人”,同年也获得阿里巴巴公益发起的“天天正能量”项目2万元的奖励。

对于荣誉,韩天学说这些都是社会对他的关爱。自从把父亲接到身边,学校对他和父亲更是关怀备至,为他争取到了助学金,减免了相关费用,提供了勤工助学的岗位,还经常为他们父子送生活用品。“孝敬父亲,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而社会却给了我许多关注、关爱和支持。”韩天学说,自己始终铭记社会和学校给予他和父亲的无私帮助,也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

韩天学说,无论将来从事特殊教育或是其他什么职业,都会诚诚恳恳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在事业上奋斗、拼搏,给父亲一个安定舒适的家,让父亲安享晚年,同时心怀感恩用实际行动做好爱心接力,回报学校,回报家乡,回报社会!

在我们学校,在我们身边,这样的榜样还很多,他们都懂得感恩,懂得关爱和回报。

只有像他们一样学会感恩,我们才会懂得去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才回懂得去关心他人,帮助弱者;只有像他们一样学会感恩,我们才能学会珍爱、赢得友谊,才会明白事理走向成熟。

《华严经》中有一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勇担历史使命;掌握专业知识, 提升自身本领;培养实践能力,磨炼意志品质!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做坚定者,树立伟大理想;要做奋进者,大胆施展抱负;要做搏击者,勇敢担当奉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功立业,在各个岗位中绽放青春!

(供稿/土建院学生党支部 周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