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当前位置: 首页>>投稿指南>>正文
 
投稿格式范例
2022-03-22 10:55  

论神化老子的内在轨迹

×××

(毕节学院经济管理系,贵州 毕节 551700

在中国文化名人中,老子是被成功神化的典型。成功神化老子,道的神秘色彩是其原始理论依据;《庄子》的体道理论为神化老子奠定了社会心理基础;司马迁《老子传》提升了神化老子的社会心理效应;汉代独特的文化生态促成道教完成了神化老子的工程。

关键词:老子;神化;庄子;司马迁;文化生态;道教。

一、道的神秘色彩是神化老子的原始理论依据

(一)道与神秘的关系

道是什么,简本《老子》是这样描述的:“有状混成,先天地生,寂寥,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1]这段描述,告诉我们道是一种混成状态。时间上,先天地而生,空间上,它很大,大到无限流逝,无限流逝到无限遥远;之后,又是新一轮的无限流逝到无限遥远。这就是超时间的久,超空间的大。正因为道是超时空的,所以从“物”和“理”的角度上讲,它是唯一的,它没有类别,因而它是“寂寥”的;它不依靠谁,在品格上它是“独立”的;它不受任何事物的影响和支配,所以它是“不改变”的。有了这些前提条件,它和天地万物产生、存在、发展的原因就连在一起了。

在老子的时代,人们思维所能幅射的范围,最大的对象就是天和地。对这一现象,刘东超作了很好的描述:“在人类历史上,绝大多数宗教和哲学都达到一定的神秘境界,否则就往往不是一种穷根究极的思想。这是因为不如此就不足以成其高远深邃,就不足以和日常思维、日常经验区别开来。所谓神秘,实质上就是常人所无法经验、认识到的,在常人生活之外,让人无法经验的东西,如果不具备这一点,宗教和哲学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就大打折扣了。因为它们的意义就在于给人类一种超越常人的远景深景。”[2]由此,我们得到了老子被神化的第一个关键因素:老子被神化,道的超时空的特性没法被常人体验是其原始理论依据。

(二)道的作用与神秘的关系

任何一种被神秘的对象,除了因其具有多方面的经验不可认识而外,其中一个关键环节是要看这具有神秘色彩的对象是否于认识主体有用或有害,无用与无害的对象,即使再神秘,一般不会成为我们认识的对象。道之所以受到非常的重视,乃是因为道有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不能与之相比的作用。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3]144

天清是因为天得一,地宁是因为地得一,神灵是因为神得一,谷物饱满是因为谷物得一,万物生长是因为万物得一,天地间还有谁能有如此巨大的作用?在老子的时代,能可以拿来和道比较一下的就是天帝。天帝有支配自然界的能力,天帝能“令风”“令雨”“令霁”。

帝令雨足年——帝令雨弗足年(《前》1.50.1

今二月帝不令雨(《铁》123.1[4]268

羽癸卯帝令其风——羽癸卯帝不令风(《乙》245.2394

贞生月帝其 令霁(《乙》6809

上帝有主宰人类祸福的能力。如:

帝其降我堇——帝不降我堇(《乙》7793[4]88-89

帝其乍王祸——帝弗乍王祸(《乙》1707.4861

一比较,我们看到,不管是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道的作用都远远大于帝。道的作用涵盖天、地、神、灵、自然、万物及人,而帝则只作用于自然及人。这是作用的范围。从作用于主体的意义看,道与上帝就不能相提并论了。因为道作为一种对象,获得这种对象的主体就能同时获得这种对象的作用。因此,“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 [3]135道有使天清明的作用,因此天得到了道,天就有了自身清明的能力;地得到了道,地就有了自身宁静的能力;神得到了道,神就有了自身神灵的能力;谷物得到了道,谷物就有了自身饱满的能力;万物得到了道,万物就有了自身生长的能力。这里非常有趣的问题是:不是道使天清明,而是道有使天清明的作用;天得到道之后,天就有了使自己清明的能力。[5]在这里,主体之于对象来说,主体是主动的,对象道不越过主体天而强使之清明,…………。

参考文献:

[1]郭沂.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老子考释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50.

[2]刘东超.天地境界和高峰体验的比较和会通[EB/OL].2002-06-28/2006-01-12.

[3]任继愈.老子新译[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4]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5]罗运超.刘勰的虚静学说与老庄哲学[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35.

On the Internal Track of Lao-zi’s Apotheosis

×××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Bijie University, Bijie,Guizhou 551700,China)

Abstract: Lao-zi is a quintessence of Chinese famous intellectuals who were apotheosized successfully. And the apotheosis of Lao-zi based on the factors as follows. Firstly, the mystery of Tao is the original theory of Lao-zi’s successful apotheosis. Secondly, Zhuang-zi’s theory of experiencing Tao established social and mental foundation for Lao-zi’s apotheosis. Thirdly, Lao-zi’s biography, which was written by SI Ma-qian, improved the social and mental effect of Laozi’s apotheosis. Finally, the special culture-ecolgy of Han Dynasty urged Taoism to finish the project of Taozi’s apotheosis.

Key Words: Lao-zi; Apotheosis; Zhuang-zi; Si Ma-qian;culture­-ecology; Taoism

作者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邮箱地址:

项:

1. 投稿请投bjxyxb@163.com

2. 页面设置:论文的页面设置上、下为2.4cm,左为3cm,右为2.4cm,纸张大小为A4

3. 字体: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这三部分的字体用楷体,其余均用宋体;

4. 字号:标题用小二号(加粗),文中小标题用小四号(加粗),其余均用五号字;

5. 英文翻译标于文末;

6. 作者简介请注明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工作单位、研究方向等;

7. 参考文献:指作者引文所注的出处,或者指虽未直接引别人的话,但参考了别人著作和论文的意思所注的出处。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出现的序号一致;文中设序号[1]等表示,放右上角(如文中的红色字体)。文末的序号与文中的序号一一对应;并在文末注明页码;

8. 同一参考文献多次被引用,文末只标一个序号,文中只出现同一序号,序号后注明所引文献的不同页码,文后的参考文献就不再标页码;(如本文中[3][4]的标识)

9. 参考文献请注明作者、书名、文献标识码、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页码等要素。(顺序、格式见本文的参考文献)

各种参考文献类型的文献标识码如下

参考文献类

专著

期刊

论文集

报纸

文章

学位

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网上电子公告

网上

期刊

标识码

M

J

C

N

D

R

S

P

EB/OL

DB/OL


 

作者简介:×××(1957—),男,贵州毕节人,毕节学院经济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典哲学。


关闭窗口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邮编:551700   电话:0857-8330404   邮箱:bjxy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