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组织机构 
 文件通知 
 新闻动态 
 理论学习 
 思政工作 
 普法园地 
 文明建设 
 统战工作 
 文件下载 
 规章制度 
 党建工作 
 信息公开 
 主站首页 
 学“习”平台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毕节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深圳大运会侧记
2011-10-28 00:00  

两个试验区两代人的梦想

—— 毕节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深圳大运会侧记

□ 王佳勇马关卫

2011-08-22

身穿绿白相间的运动服,头戴白色的帽子,腰挎绿色的腰包,在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上,作为贵州志愿者代表队的10名毕节学院大运会志愿者,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充满青春活力的他们用微笑、真诚与热情展示着两个试验区的风采。

 和深圳一样,毕节是个年轻的城市;和深圳大学一样,毕节学院也是一个新建的本科院校;和深圳的青年一样,毕节的青年也在发扬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的试验区精神。

  两个试验区的发展都需要开拓者们不断创新、顽强拼搏的精神。这支来自祖国大西南的队伍,来自毕节试验区的贵州志愿者代表队,正是继承了这种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付出、默默奉献。

  

两个试验区两代人的梦想

—— 毕节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深圳大运会侧记

从大西南的毕节试验区到东南沿海的老试验区,毕节学院的青年志愿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我热诚、我参与,我奉献、我成长的志愿服务口号,用自己最真诚的志愿服务去感染着周围的人;他们,向人们展示着最真诚的微笑,用辛勤的汗水演绎着别样的风采!

在深圳大运会上,毕节学院青年志愿者展示了毕节试验区的青春风采,也展示了深圳老试验区的青年精神。他们在深圳大运会上真诚的服务,架起了通往两个试验区的青春桥梁,连起了两代人的梦想,演绎着深圳与毕节两个试验区的深情故事。

  为备战大运会,他们集体放弃假期,坚持着一遍又一遍的培训;在深圳期间,为完成志愿服务,队员带病上岗,坚持完成服务工作;为第一时间宣传大运会志愿者精神,队员们经常深夜加班,利用业余时间坚持写日记,用他们感恩的心和手共同书写大运会上两个试验区的故事。在整个志愿服务当中,队员们始终坚持第一时间到岗、最后一个离岗、团队共同进出的原则,在与重庆队交接班中互相配合,保证人不到岗不换团队人不齐,不撤岗,将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付诸实际。队员们爱这个集体,真心愿意付出努力去捍卫贵州中队的荣誉。

  作为来自深圳对口帮扶城市贵州毕节的青年志愿者领队,自己备感荣幸。深圳大运会贵州志愿者领队蒋宣文老师说。他告诉笔者,在大运会上,毕节试验区青年志愿者怀着感恩的心,积极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将多彩贵州风带进深圳,将毕节试验区的精神在大运会发扬光大。

  当志愿者们穿着志愿者服装、挂着工作牌走在大街上受到人们的赞赏时,一股责任感和荣誉感油然而生。赖瑜颉说。您好,欢迎来到深圳体育场。”“谢谢您的合作,祝您观赛愉快”……大量重复机械的工作,让她不堪重负,甚至有时候同样的话要说上上百遍,但作为贵州中队里的宣传委员,队内的队长,不管多累多热,她依然用热情周到的服务喜迎八方宾朋。

  无论是组委会组织的志愿者培训,还是各省志愿者大联欢,队员们都积极参与,心中只想着更好地宣传、展示毕节试验区风采,展示试验区青年的风姿。

  年轻的姑娘们,为展现毕节试验区少数民族风采,连夜赶排节目,用自己的舞姿表达毕节试验区志愿者喜迎八方宾朋的热情。队员郭佳在日志中写到:第一天,我站在暴烈的太阳底下默默感受着汗水湿透T恤的滋味;第一次,我站在如火的烈日下坚持微笑了6个多小时;第一次,我骄傲的当选了世界大运会今天的每日之星。不能忘记站在岗位上微笑着的自己和他人;不能忘记当观众收到我们服务时那满意的点头;更没有忘记从88号那天起我们被赋予同一个名字——‘志愿者那一刻心里的激动与自豪。

  深圳大学青年志愿者罗展生说:虽然与我们可爱的贵州大运志愿者接触仅仅几天时间,但觉得我们之间的感情却已经有了几年的沉淀。

  何止是几年的沉淀呢,毕节学院与深圳大学,毕节试验区与深圳试验区是几十年的沉淀,是两代人的沉淀,是东南沿海与大西南的沉淀,承载着两代人的梦想。(来源:毕节日报 2011-8-22   王佳勇  马关卫)






关闭窗口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宣传部 统战部  联系电话:(08578331192  邮 箱:bjxyxcb@126.com  办公地址:学院行政办公楼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