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组织机构 
 文件通知 
 新闻动态 
 理论学习 
 思政工作 
 普法园地 
 文明建设 
 统战工作 
 文件下载 
 规章制度 
 党建工作 
 信息公开 
 主站首页 
 学“习”平台 
 
  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学习>>正文
经常抓 见常态——二论不断巩固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2014-05-12 11:20  

人民日报 》( 20140512   01 版)

  作风问题为什么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这固然缘于作风问题的特性,却也与抓作风的方法有关。

  在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要经常抓、见常态,进而指出抓常,就是要把作风建设时刻摆上位置、有机融入日常工作,做到管事就管人,管人就管思想、管作风。这一明确要求,揭示了我们党抓作风的重要方法论,是破解作风问题顽固性与反复性的一把钥匙

  作风问题的背后,是人的思想问题。抓作风,也是心理的较量。只抓一阵子,一些人就会觉得不妨躲过”“挺过这阵子,其结果就是风头一过,死灰复燃;仅就抓而抓,一些人就会把抓作风与日常工作分开、搞两张皮,导致抓作风时看不见问题、想不起问题,而在日常工作中作风问题又随处可见。只有经常抓,抓日常,抓早抓小、露头就打,使抓作风成为常态,才能让一些人打消熬过这阵子的念头、摈弃嘴上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回到清风正气的做人行事轨道上来。

  作风问题,从来就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潜藏于日常工作的各方面、生长于各项工作的土壤里。公款吃喝、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等现象,送年货节礼、跑部钱进、找关系托门子等行为,无不时常打着工作的幌子,根源则是利用干部手中的权力。因而,虽然抓作风本身是一项重要工作,但绝不能独立于其他工作之外。有机、有效、有力地融入日常工作,抓作风的威力才能更好地彰显。

  如果揭短亮丑只是发生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如果红脸出汗只是限于活动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如果动真碰硬只是在教育实践活动的整改落实过程中,而在日常工作中都是一团和气、明哲保身,遇到问题装聋作哑、视而不见,那么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如何巩固下来、发扬开去?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不是为开展而开展,而是要在各项工作、日常状态中,都体现抓作风的精神与要旨。开展工作,就有一个工作作风问题。有人管事,就要管好这个管事的人、管好他手中的权。管人就要及时敲打、提醒、监督,防止作风问题潜滋暗长乃至病入膏肓。因此,我们推动各项工作,都要落实作风建设的具体要求,形成抓作风促工作、抓工作强作风的良性循环。

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蚁孔,气泄针芒。是以明者慎微,智者识几。抓作风,就要有这种明与智,进而强化常态化思维,在各项工作中体现作风建设。这样,我们就一定能够防微杜渐,更好促进各级干部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

(作者:本报评论员)

 

 

关闭窗口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宣传部 统战部  联系电话:(08578331192  邮 箱:bjxyxcb@126.com  办公地址:学院行政办公楼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