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晓佳)近日,我市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0BZW121)的研究成果《彝语诗歌格律研究》,由国家民族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彝语诗歌格律研究》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全国人大代表、毕节市彝文文献翻译研究中心王继超译审主持,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原毕节学院)彝学研究院院长王明贵研究员负责完成的一项成果,于2013年上报结题,研究成果的最终鉴定等级为“良好”。该研究成果全书69万字,分为导论:彝语诗歌格律的研究、彝族古代文学总论、梅葛——彝诗形式的总括、作菊——彝诗格律的要素、叟口咪——格律诗体的典型、勒俄——天地祖先的史诗、走谷——叙事抒情的双歌、博葩——寻根究底的诗思、尔比——谚语格言的结晶、克智——口头论辩的技巧、踏歌——古老年轻的旋律、彝语诗歌格律模型构建等12个部分,附录从87046个彝文中选择了17650个建立了《彝语诗韵表》。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原所长白庚胜先生为《彝语诗歌格律研究》作了题为《彝语诗歌格律的全面透析》的序言,认为这个成果是“国际彝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会给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建设带来重要的启示与推动”,“让学界充分了解到彝族传统诗歌艺术对世界艺术的独特贡献。”据了解,这是第一部系统研究彝语诗歌格律的专著,成果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和多方面的价值。
《彝语诗歌格律研究》项目历时4年才告研究完成,由贵州省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作为“贵州少数民族古籍研究系列”丛书的第一部成果,予以资助出版。这部书是王明贵研究员公开出版的第16本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