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设置 | 科研项目 | 重点学科 | 研究基地 | 博物馆 | 规章制度 | 下载 | 工作计划 | 办事指南 
彝族宗教信仰
2012-09-14 00:00     (阅读:)

 

彝族宗教信仰,突出表现于“祖先崇拜“。汉文史志中,以卢鹿、倮罗等谐音字称彝族。卢或倮,义为龙;鹿或罗,义为虎。其原本意义是以“龙”代表母系祖先,以“虎”代表父系祖先。彝族崇拜龙虎即崇拜女性和男性祖先,后人都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虎的子孙。

彝族宗教信仰活动,体现在宗祠祭祀和丧礼祭奠过程中。无论是为君长或为英雄选择土葬或火葬,都必须由呗摩(经师)主持。各个祭祀环节,念诵不同的经典,都要呗摩担当祖先与后裔、逝世者与健在者之间的情感沟通。是故,旧时的御用文人们用“罗氏鬼主”、“罗甸鬼国”、“鬼师”、“鬼筒”之类贬辱词在史志上描写彝族的宗教信仰。

彝族历史上纪(君)穆(臣)呗(师)够(匠)四位一体统治阶层中,主持宗教活动的“呗摩”(经师)地位很高。

“改土归流”后,呗摩失去统治阶层地位,回归民间主持宗教活动,传授弟子,使彝文、彝书活用至今。

因此,学术界将“改土归流”前的彝族宗教称为“政教合一”;将“改土归流”后的彝族宗教称为“教教合一”,即宗教信仰和教育文化合而为一。

 

打印    收藏
关闭窗口
毕节学院彝学研究院 版权所有 邮箱:bjxy_yxyjy@163.com
校址: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学院路 电话:0857-8331312 邮编:55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