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设置 | 科研项目 | 重点学科 | 研究基地 | 博物馆 | 规章制度 | 下载 | 工作计划 | 办事指南 
大型歌剧《彝红》将登国家大剧院 精彩剧照欣赏
2015-06-03 15:33 Beley工作室综合    (阅读:)

2015年6月,反映凉山本土历史文化的大型民族历史歌剧《彝红》将登上国家大剧院公演,7月至9月,还在河北、河南、江苏、广东等省进行“彝海结盟”八十周年纪念巡演。

(图片出自星云网 粟国光摄影)

《彝红》的剧情是演绎1935年红军长征过凉山,刘伯承将军与彝族头人果基小叶丹在彝海边歃血为盟,建立了第一支少数民族地方红色武装,留下了一面见证“彝海结盟”的旗帜。彝家姑娘妮扎嫫在换童裙(成人礼)的当天从家中出逃,遇见了负伤的“红魔鬼”——红军战士天红。天红与彝族青年拉铁真诚相待,结下了兄弟般情意。红军顺利过凉山后,天红留在彝区继续开展革命工作。5年后,妮扎嫫在婚礼上为心中的爱情再次出逃。为了给果基小叶丹夫人传递消息,天红与拉铁牺牲在大凉山这片土地上。妮扎嫫在悬崖边遇到携带旗帜躲避国民党追杀的果基夫人。为掩护果基夫人脱逃,妮扎嫫牺牲在枪口下。为了保护旗帜,实现丈夫对将军的承诺,果基夫人将这面浸染着彝汉人民鲜血的旗帜缝在自己的百褶裙里,直到1950年,亲手把旗帜交给了解放大凉山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如今这面凝聚着红军和彝族人民深厚情谊,记载党的群众路线和民族政策的伟大实践,见证凉山彝民族对中国革命重大贡献的旗帜仍然保存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图片出自星云网 粟国光摄影)

2014年武汉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歌剧节上,《彝红》作为参演剧目获得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并荣获优秀剧目二等奖。在四川省第七届少数民族艺术节上,《彝红》再次捧得最佳剧目奖、编剧一等奖、表演一等奖等多项大奖。
为一部革命历史题材剧,《彝红》把红色主题与彝族优美的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用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贯穿其中,《彝红》无论是主题还是审美都具有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独特优势。凭借演员们的倾情演绎,加上一流的灯光音响效果,《彝红》不仅获得业内和专家的肯定,而且也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心。

(图片出自星云网 粟国光摄影)

(图片出自星云网 粟国光摄影)

(图片来自中关村在线 泛舟水上摄影)

(图片来自中关村在线 泛舟水上摄影)

原出处:彝族人网

打印    收藏
关闭窗口
毕节学院彝学研究院 版权所有 邮箱:bjxy_yxyjy@163.com
校址: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学院路 电话:0857-8331312 邮编:55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