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表演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基本信息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舞蹈表演本科专业于2011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创办, 2012年正式招生,舞蹈表演专业现有在校生227人,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属于较早创办该专业的学院之一。舞蹈系专任教师有10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3人,舞蹈系师资队伍涵盖舞蹈教育、舞蹈编导、舞蹈表演和舞蹈理论等多个专业方向,形成了一支教学力量雄厚、专业分布平衡、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几年来,舞蹈表演专业的师生承担了地方政府、部门安排的各类艺术创作任务及多项大型演艺活动,创作排演了红色精品舞剧《林青的远方》,大型歌舞诗《魅力黔西北》、《索玛花开》、大型彝族婚俗歌舞《阿媚恳》等多部音乐舞蹈精品,受到社会及业内专家好评。
本校舞蹈表演专业属于本科阶段教育,结合办学区域行业需求,以培养具有舞蹈表演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主要从事不同层次的舞蹈表演以及与舞蹈表演相关的教学、研究等工作的舞蹈表演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制定符合国家标准的、系统的、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通过严格的实施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毕业后能在专业文艺团体、文化相关部门从事表演、教学及舞蹈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
1. 目标定位
本专业立足毕节、面向贵州,依据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掌握舞蹈表演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舞蹈表演能力,具备地方民族舞蹈艺术传承、创新的能力,具备舞蹈表演、舞蹈基础教学、科研的基本素质,能在专业文艺团体、文化相关部门从事表演、教学及舞蹈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目标内涵
上述培养目标可具体描述为以下几项:
培养目标1(价值引领):坚持“四个自信”,坚定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心国家发展和社会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艺术修养和道德情操,传承发扬中华美育精神;坚持正确的艺术观、创作关和劳动关,具有职业认同和职业素养,能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之中。
培养目标2(学科知识):具有广泛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掌握一门外语,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知识;掌握舞蹈表演相关的基本理论与文化知识;
培养目标3(专业能力):具有扎实的音乐与舞蹈学科的基础知识和跨学科知识储备;掌握舞蹈表演专业表演、教学、创作、理论、技术等的专业知识;了解舞蹈表演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前沿发展趋势。
窗体底端
培养目标4(终身学习):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够进行自我规划、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能够与同行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 目标评价
定期组织舞蹈表演专业教师及不同年级的学生,采用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必要修订。
三、毕业要求
表1 毕业要求指标点分解
通用标准的毕业要求 |
分解指标点 |
1.价值引领 |
指标点1-1:职业道德规范: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能够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分析;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展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
指标点1-2:职业情怀: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艺术修养和道德情操,传承发扬中华美育精神;坚持正确的艺术观、创作关和劳动关,具有职业认同和职业素养,能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 |
2.学科知识
|
指标点2-1:基础理论:掌握舞蹈表演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了解舞蹈艺术的历史、现状及前沿发展趋势;掌握一门外语,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知识;除了尽量获取舞蹈艺术的基本理论与文化知识,也需要获取文学、音乐、戏剧、美术等跨艺术门类的知识,并延展到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 |
指标点2-2:基本技能:熟练掌握舞蹈表演专业要求的身体技能基础训练方法;了解舞蹈表演专业所需要的表演、创作、教学等方面的知识。 |
指标点 2-3:分析能力:具备良好的分析能力,掌握舞蹈动律及基本动作元素分析的基本方法,具有对于舞蹈表演风格和动态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能力。 |
3.专业技能 |
指标点3-1:专业素质:了解舞蹈表演专业方向的应用前景和行业需求;熟练掌握不同舞蹈风格的表演;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从课堂、媒体、网络等各种途径获取知识;具备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舞台表演、编导、舞美等知识技能,具有较强的现场组织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 |
指标点 3-2:艺术鉴赏能力:能够对舞蹈作品的品质、学术成果的价值等形成基本的鉴别能力;对舞蹈艺术发展的状况与趋势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能够对比自身学习的目的、方法、成效、方向等进行自觉的借鉴与判断。 |
指标点 3-3:实践能力:能够把课堂学习和艺术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转化并运用其中获得的知识;能够适应不同舞蹈领域的工作岗位需求,在实践、教学、编创、管理之间顺利转换的能力。 |
指标点 3-4:创新能力:在知识和技能积累的基础上,能够在学习和实践中体现创造性思维,并积极进行创新尝试;能够对艺术实践和艺术创新进行思考、设计、策划和总结,并通过实践活动、文字、话语等方式进行交流和表达。 |
4.反思与发展 |
指标点4-1:反思规划和批判思维:具有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继续深造的潜能和专业发展意识,制订学习和专业发展规划,养成终身学习习惯;能在表演实践中收集信息,养成从不同角度进行反思的习惯,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能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舞蹈表演技能问题。 |
指标点4-2:发展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关注国内外舞蹈表演、创作等前沿动态,积极参加学术讲座活动和研讨。能制定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理性分析自我,循序渐进,获得职业提升。 |
指标点4-3: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积极向上,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具备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能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舞蹈表演学习活动,能应对未来舞蹈发展变化,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持续发展。 |
5.合作沟通 |
指标点5-1:沟通技能: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能够与同行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 |
指标点5-2:共同学习:善于合作,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在参与剧目作品的编排与表演中,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
6.传承保护 |
指标点6-1:非物质文化保护:抢救挖掘本地非物质文化民间艺术、民间文化遗产,具有较强的民间文化艺术保护意识。 |
指标点6-2:非物质文化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传承教育活动,传承本地非物质文化艺术。 |
表2 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关系矩阵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
培养目标1 |
培养目标2 |
培养目标3 |
培养目标4 |
价值引领 |
√ |
|
|
|
学科知识 |
|
√ |
|
|
专业能力 |
|
√ |
√ |
|
反思与发展 |
|
|
√ |
|
合作沟通 |
|
|
|
√ |
传承保护 |
|
|
|
√ |
四、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剧目排练、基训、编导、戏剧表演、素质技巧、黔西北剧目排练、现代舞
五、毕业条件及学位条件
1.学制:4年
2.修业年限:4~6年
3.毕业条件:本专业学生需至少修满毕业要求中的175学分,其中通识课教育类必修36学分,通识课教育类选修至少14学分,专业课教育类必修74学分,专业课教育类选修至少15学分,素质拓展类课程至少6学分。为鼓励学生跨专业选修,原则上跨专业必修学分可以抵专业选修和通识选修(通识选修中必选科目除外)。
4.学位授予条件:学生本科毕业时达到毕业条件,并符合《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且体质健康测试达标,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六、课程体系
表3 舞蹈表演专业课程平台及学分比例
课程平台 |
课程模块 |
课程 类别 |
修读学分 |
占总学分比例 |
备注 |
通识教育类课程 |
通识类必修课(含理论实践) |
必修 |
36 |
21% |
|
通识类拓展课(限选+公选) |
必选+公选 |
14 |
8% |
|
合计 |
50 |
29% |
专业教育类课程 |
专业必修课(含理论实践) |
必修 |
74 |
42% |
专业选修课学分(含专业素质拓展选修)原则上不低于专业教育类课程学分的20%,且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总学分和要求最低选修学分之间满足至少2:1的要求。 |
专业选修课程 |
选修 |
15 |
9% |
专业素质拓展课 |
必修+选修 |
6 |
3% |
合计 |
95 |
54% |
素质拓展课程 |
第二课堂 |
必修 |
8 |
5% |
理工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原则上不低于总学分的25%,其他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原则上不低于总学分的20%(师范类专业学分应同时满足师范专业认证要求) |
实践教学环节 |
素质实践 |
必修 |
3 |
1% |
专业实践 |
必修 |
19 |
11% |
|
合计 |
30 |
17% |
总计(175学分) |
必修课 |
138 |
79% |
理工类本科专业毕业学分要求不超过170学分,其它本科专业毕业学分要求不超过160学分 |
选修课 |
37 |
21% |
七、课程计划表
表4 舞蹈表演专业课程设置一览(1)
课程平台 |
课程性质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学时 |
开设学期(1-8) |
开课学院 |
考核方式 |
备注 |
课内理论教学 |
课外自主学习 |
实践教学 |
通识教育类课程 |
必修课 |
2351111001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44 |
|
4 |
1 |
马院 |
考试 |
全校各专业,1学分(20学时)的社会实践由马院和团委统筹。 |
2351111002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3 |
44 |
|
4 |
1 |
马院 |
考试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44 |
|
4 |
2 |
马院 |
考试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44 |
|
4 |
3 |
马院 |
考试 |
2351111005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44 |
|
4 |
4 |
马院 |
考试 |
2351111006 |
形势与政策 |
2 |
4 |
|
4 |
1-8 |
马院 |
考试 |
每学期0.25学分 |
|
大学英语1 |
2.5 |
32 |
16 |
|
1 |
外院 |
考试 |
大学日语参照执行 |
|
大学英语2 |
2.5 |
32 |
16 |
|
2 |
外院 |
考试 |
|
大学英语3 |
2.5 |
32 |
16 |
|
3 |
外院 |
考试 |
|
大学英语4 |
2.5 |
32 |
16 |
|
4 |
外院 |
考试 |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2 |
24 |
16 |
|
2 |
信工 |
考试 |
理工1学期,其它2学期 |
2300111002 |
大学生劳动教育 |
1 |
16 |
|
|
2 |
艺术学院 |
考查 |
|
|
创新创业基础 |
2 |
24 |
8 |
|
3 |
艺术学院 |
考查 |
|
|
军事理论 |
2 |
16 |
16 |
|
1 |
学生处 |
其他 |
|
2398111003 |
大学生就业指导 |
1 |
16 |
|
|
5 |
学生处 |
考查 |
|
2398111004 |
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
1 |
16 |
|
|
1 |
学生处 |
考查 |
理工2学期,其它1学期 |
小计 |
36 |
|
|
|
|
|
|
|
通识类拓展课 |
自然科学与科技 |
14 |
至少限选2个学分 |
|
家国情怀与价值理想 |
2351111007《贵州省情》、2328111001《生态文明教育》各1学分共2学分必选 |
必修课程,第1学期开设 |
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 |
2322111001《写作与沟通》2学分必选 |
必修课程,第1学期开设 |
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 |
|
|
终身发展与公民责任 |
233111100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学分,2398111005《国家安全教育》各1学分共3学分必选
|
必修课程,第1学期开设 |
数理基础与科学素养 |
|
|
小计(至少选修14个学分) |
14 |
|
|
|
|
|
|
|
合计 |
50 |
|
|
|
|
|
|
|
表5 舞蹈表演专业课程设置一览(2)
知识平台 |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学时 |
开设学期(1-8) |
开课学院 |
考核方式 |
备注 |
课内理论教学 |
课外自主学习 |
实践教学 |
专业教育类课程 |
必修课 |
|
2336211101 |
中国古代舞蹈史 |
2 |
32 |
|
0 |
1 |
艺术学院 |
考试 |
表中列的课程仅为示例,各专业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教学实际需要选择。 |
|
2336211102 |
舞蹈表演专业导论 |
1 |
16 |
|
0 |
1 |
艺术学院 |
考查 |
|
2336213103 |
素质技巧I |
3 |
36 |
|
36 |
1 |
艺术学院 |
考试 |
|
2336213104 |
素质技巧II |
3 |
36 |
|
36 |
2 |
艺术学院 |
考试 |
|
2336213105 |
基训I |
3 |
36 |
|
36 |
1 |
艺术学院 |
考试 |
|
2336213106 |
基训II |
3 |
36 |
|
36 |
2 |
艺术学院 |
考试 |
|
2336213107 |
基训Ⅲ |
3 |
36 |
|
36 |
3 |
艺术学院 |
考试 |
|
2336213108 |
基训Ⅳ |
3 |
36 |
|
36 |
4 |
艺术学院 |
考试 |
|
2336213109 |
基训Ⅴ |
3 |
36 |
|
36 |
5 |
艺术学院 |
考试 |
|
2336213110 |
基训Ⅵ |
3 |
36 |
|
36 |
6 |
艺术学院 |
考试 |
|
2336213111 |
中国古典舞身韵I |
3 |
36 |
|
36 |
3 |
艺术学院 |
考试 |
|
2336213112 |
中国古典舞身韵II |
3 |
36 |
|
36 |
4 |
艺术学院 |
考试 |
|
|
2336213113 |
中国民族民间舞I |
3 |
36 |
|
36 |
1 |
艺术学院 |
考试 |
|
|
2336213114 |
中国民族民间舞II |
4 |
48 |
|
48 |
2 |
艺术学院 |
考试 |
|
|
2336213115 |
中国民族民间舞Ⅲ |
4 |
48 |
|
48 |
3 |
艺术学院 |
考试 |
|
|
2336213116 |
中国民族民间舞Ⅳ |
4 |
48 |
|
48 |
4 |
艺术学院 |
考试 |
|
|
2336213117 |
剧目排练I |
3 |
36 |
|
36 |
3 |
艺术学院 |
考试 |
|
|
2336213118 |
剧目排练II |
3 |
36 |
|
36 |
4 |
艺术学院 |
考试 |
|
|
2336213119 |
黔西北剧目排练I |
4 |
48 |
|
48 |
5 |
艺术学院 |
考试 |
|
|
2336213120 |
黔西北剧目排练II |
4 |
48 |
|
48 |
6 |
艺术学院 |
考试 |
|
|
2336213121 |
编导I |
3 |
36 |
|
36 |
5 |
艺术学院 |
考试 |
|
|
2336213122 |
编导II |
3 |
36 |
|
36 |
6 |
艺术学院 |
考试 |
|
|
2336213129 |
现代舞I |
3 |
36 |
|
36 |
5 |
艺术学院 |
考试 |
|
|
2336213130 |
现代舞II |
3 |
36 |
|
36 |
6 |
艺术学院 |
考试 |
|
小计 |
74 |
|
|
|
|
|
|
|
专业选修课 |
|
2336221123 |
舞蹈赏析 |
2 |
32 |
|
|
2 |
艺术学院 |
考查 |
|
|
2336221124 |
舞蹈教学法 |
2 |
32 |
|
|
3 |
艺术学院 |
考查 |
|
|
2336221125 |
艺术概论 |
2 |
32 |
|
|
4 |
艺术学院 |
考查 |
|
|
2336221126 |
中国近代舞蹈史 |
2 |
32 |
|
|
2 |
艺术学院 |
考查 |
|
|
|
流行舞 |
3 |
36 |
|
36 |
5 |
艺术学院 |
考试 |
|
|
2336223128 |
汉唐古典舞 |
3 |
36 |
|
36 |
6 |
艺术学院 |
考试 |
|
|
2336223131 |
黔西北民族民间舞I |
3 |
36 |
|
36 |
5 |
艺术学院 |
考试 |
|
|
2336223132 |
黔西北民族民间舞II |
3 |
36 |
|
36 |
6 |
艺术学院 |
考试 |
|
|
2336221135 |
视唱练耳 |
2 |
32 |
|
|
2 |
艺术学院 |
考查 |
|
|
2336223136 |
主题创作与展演 |
3 |
|
|
72 |
8 |
艺术学院 |
其他 |
选修;参与校级以上演出三次或原创作品参与展演一次 |
|
2336221137 |
音乐赏析 |
2 |
32 |
|
|
5 |
艺术学院 |
考查 |
|
|
2336221138 |
中外舞蹈作品赏析 |
2 |
32 |
|
|
5 |
艺术学院 |
考查 |
|
小计(至少选修15分) |
15 |
|
|
|
|
|
|
|
专业素质拓展课 |
|
2323221098 |
高级英语I |
3 |
48 |
|
|
5 |
外院 |
|
考研选修 |
|
2323221099 |
高级英语II |
2 |
32 |
|
|
6 |
外院 |
|
考研选修 |
|
2351221020 |
思想政治理论 |
3 |
48 |
|
|
5 |
马院 |
|
考研选修 |
|
2336213133 |
化妆造型 |
2 |
24 |
|
24 |
3 |
艺术学院 |
考查 |
必修 |
|
2336213134 |
戏剧表演 |
2 |
24 |
|
24 |
4 |
艺术学院 |
考试 |
必修 |
|
2300221001 |
申论 |
2 |
32 |
|
|
5 |
艺术学院 |
|
选修 |
|
2300221002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
2 |
32 |
|
|
5 |
艺术学院 |
|
选修 |
|
2336223139 |
剧目与竞赛 |
2 |
|
|
48 |
|
艺术学院 |
|
选修;参与校级以上舞蹈比赛并获得奖项(两次) |
小计(至少选修6个学分) |
6 |
|
|
|
|
|
|
|
素质拓展类课程 |
第二课堂 |
|
按照学校第二课堂管理办法执行 |
8 |
|
|
|
1-8 |
团委 |
|
必修 |
|
|
|
|
1-8 |
|
|
|
|
|
1-8 |
|
|
|
|
|
1-8 |
|
小计 |
8 |
|
|
|
|
|
|
|
合计 |
103 |
|
|
|
|
|
|
|
表6 舞蹈表演专业集中实践教学设置一览(3)
知识平台 |
类别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周数 |
开设学期(1-8) |
开课学院 |
备注 |
实践教学平台
|
素质实践 |
|
军事训练 |
2 |
3周 |
1 |
学工部 |
|
|
体育达标 |
|
|
1-8 |
体育学院 |
|
|
劳动实践教育 |
1 |
每学年1周,共4周 |
1-8 |
各学院 |
按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执行 |
|
|
普通话测试 |
|
/ |
1-8 |
招考中心 |
师范类专业学生二乙、其它三甲 |
小计 |
3 |
|
19 |
|
|
专业实践 |
2336212140 |
艺术实践1 |
1 |
1 |
2 |
|
必修 |
2336212141 |
艺术实践2 |
1 |
1 |
4 |
|
必修 |
2336212142 |
艺术实践3 |
1 |
1 |
6 |
|
必修 |
2336212143 |
田野调查 |
1 |
1 |
7 |
|
必修 |
2336212144 |
毕业实习 |
8 |
16周 |
7 |
|
必修 |
2336212145 |
毕业汇报 |
2 |
4周 |
8 |
|
必修 |
2336212146 |
毕业设计(论文) |
5 |
10周 |
8 |
|
必修 |
小计 |
19 |
|
|
|
|
合 计 |
22 |
|
|
|
|
备注:入学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安全教育(实验室安全)、校史校情教育、校纪校规教育、专业教育等;实习实训月实践类课程和社会实践(调查)具体内容由各学院在每年5月前提交详细实施方案,报教务处审核批准。
八、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本专业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用“课程体系—毕业要求”任务矩阵、“课程体系—毕业要求”关联度矩阵、“课程体系—毕业要求”支撑权重矩阵进行描述。H、M、L分别代表高支撑、中支撑、低支撑)
表7“课程体系—毕业要求”关联度矩阵
毕业要求 支持情况 课程名称 |
毕业要求 注:1.以下是工程认证的12点毕业要求一级指标,各二级指标由各专业根据专业情况自行分解和对应。不是工程认证的专业参考执行; 2.表中课程放入支撑只对应的是一级指标,各专业在实际中需要对应到二级指标,每门课程 |
|
1.价值引领 |
2.学科知识 |
3.专业技能 |
4.反思与发展 |
5.合作沟通 |
6.传承保护 |
备注
|
1.1 |
1.2 |
2.1 |
2.2 |
2.3 |
3.1 |
3.2 |
3.3 |
3.4 |
4.1 |
4.2 |
4.3 |
5.1 |
5.2 |
6.1 |
6.2 |
大学生劳动教育 |
|
|
|
|
|
M |
|
|
|
|
|
|
|
H |
|
|
|
创新创业基础 |
|
|
|
M |
|
|
|
|
H |
|
|
|
|
H |
|
|
|
大学生就业指导 |
H |
|
|
|
|
|
|
M |
|
|
M |
|
M |
|
|
|
|
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
H |
|
|
|
|
|
|
|
|
H |
M |
|
|
|
|
|
|
中国古代舞蹈史 |
|
|
H |
|
|
|
M |
|
|
|
|
|
|
|
M |
|
|
舞蹈表演专业导论 |
|
H |
|
|
|
|
M |
|
|
|
|
M |
M |
|
|
|
|
素质技巧 |
|
|
|
H |
|
H |
|
M |
|
|
|
|
|
|
|
|
|
基训 |
|
|
M |
H |
|
H |
|
|
|
|
M |
|
|
|
|
|
|
中国古典舞身韵 |
|
|
M |
H |
|
H |
|
|
|
|
|
|
|
|
|
|
|
中国民族民间舞 |
|
|
M |
H |
|
H |
|
|
|
|
|
|
|
|
|
|
|
剧目排练 |
|
|
|
|
M |
|
|
H |
|
|
M |
|
|
M |
|
|
|
黔西北剧目排练 |
|
|
|
|
|
|
M |
|
M |
|
|
|
|
|
H |
M |
|
编导 |
|
|
|
M |
H |
|
|
|
H |
M |
M |
|
|
|
|
|
|
舞蹈赏析 |
|
|
H |
|
|
|
M |
L |
|
|
|
|
|
|
|
|
选修 |
舞蹈教学法 |
|
|
H |
M |
|
L |
|
|
|
|
|
|
|
|
|
|
选修 |
艺术概论 |
|
|
H |
|
|
|
H |
|
|
|
|
L |
|
|
|
|
选修 |
中国近代舞蹈史 |
|
|
H |
|
|
L |
|
|
|
|
|
|
|
|
|
|
选修 |
流行舞 |
|
|
|
|
|
H |
|
L |
|
|
|
|
|
|
|
|
选修 |
汉唐古典舞 |
|
|
|
H |
|
|
|
L |
|
|
|
|
|
|
|
|
选修 |
现代舞 |
|
|
|
M |
|
M |
|
|
H |
|
|
|
|
|
|
|
|
黔西北民族民间舞 |
|
|
|
|
|
M |
|
|
|
|
|
|
|
|
H |
|
选修 |
化妆造型 |
|
|
|
M |
M |
|
|
H |
|
|
|
|
|
|
|
|
|
戏剧表演 |
|
M |
|
|
H |
|
|
|
|
|
|
M |
|
|
|
|
|
视唱练耳 |
|
|
M |
|
|
|
|
L |
|
|
|
|
|
|
|
|
选修 |
主题创作与展演 |
|
|
|
M |
|
|
|
|
H |
|
|
|
|
|
|
|
选修 |
音乐赏析 |
|
|
M |
|
L |
L |
H |
|
|
|
H |
|
|
|
|
|
选修 |
中外舞蹈作品赏析 |
|
|
M |
|
H |
|
H |
|
|
|
MM |
|
|
|
|
|
选修 |
剧目与竞赛 |
|
|
|
M |
|
|
H H |
|
H |
|
|
|
|
|
|
|
选修 |
劳动实践教育 |
H |
M |
|
|
|
|
|
L |
|
|
|
|
|
|
|
|
|
艺术实践 |
|
|
|
|
|
|
|
HH |
|
|
|
M |
|
|
H |
M |
|
田野调查 |
|
|
|
|
|
|
|
HH |
|
|
|
|
|
|
H |
M |
|
毕业实习 |
|
M |
|
|
H |
|
|
H |
|
|
|
M |
|
M |
|
|
|
毕业汇报 |
|
|
|
|
M |
|
|
|
HH |
|
|
|
|
M |
|
|
|
毕业设计(论文) |
|
|
H |
|
M |
M |
|
|
|
H |
|
|
|
|
|
|
|
注:选修课程不纳入毕业要求支撑权重。该表中的支撑关系仅作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目标拟写的依据
表8“课程体系—毕业要求”支撑矩阵
毕业要求 |
知识与能力要求 |
支撑课程 |
|
分指标点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权重 |
111.价值引领 |
指标点1-1 |
大学生就业指导 |
1 |
0.33 |
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
1 |
0.33 |
大学生劳动教育 |
1 |
0.34 |
小计 |
3 |
1.00 |
指标点1-2 |
舞蹈表演专业导论 |
1 |
0.08 |
戏剧表演 |
2 |
0.17 |
大学生劳动教育 |
1 |
0.08 |
毕业实习 |
8 |
0.67 |
小计 |
12 |
1.00 |
|
指标点2-1 |
中国古代舞蹈史 |
2 |
0.12 |
基训 |
3 |
0.18 |
中国古典舞身韵 |
3 |
0.18 |
中国民族民间舞 |
4 |
0.24 |
毕业设计(论文) |
5 |
0.28 |
小计
|
17 |
1.00 |
毕业要求 |
知识与能力要求 |
支撑课程 |
分指标点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权重 |
2.学科知识 |
指标点2-2 |
创新创业基础 |
2 |
0.09 |
素质技巧 |
3 |
0.13 |
基训 |
3 |
0.13 |
中国古典舞身韵 |
3 |
0.13 |
中国民族民间舞 |
4 |
0.17 |
编导 |
3 |
0.13 |
化妆造型 |
2 |
0.09 |
现代舞 |
3 |
0.13 |
小计 |
23 |
1.00 |
指标点2-3 |
剧目排练 |
3 |
0.13 |
编导 |
2 |
0.08 |
化妆造型 |
2 |
0.08 |
戏剧表演 |
2 |
0.08 |
毕业实习 |
8 |
0.34 |
毕业汇报 |
2 |
0.08 |
毕业设计(论文) |
5 |
0.21 |
小计 |
24 |
1.00 |
3.专业技能 |
指标点3-1 |
大学生劳动教育 |
1 |
0.05 |
素质技巧 |
3 |
0.18 |
基训 |
3 |
0.18 |
中国古典舞身韵 |
3 |
0.18 |
中国民族民间舞 |
4 |
0.23 |
现代舞 |
3 |
0.18 |
小计 |
17 |
1.00 |
指标点3-2 |
中国古代舞蹈史 |
2 |
0.29 |
舞蹈表演专业导论 |
1 |
0.14 |
黔西北剧目排练 |
4 |
0.57 |
小计 |
7 |
1.00 |
指标点3-3 |
大学生就业指导 |
1 |
0.09 |
素质技巧 |
3 |
0.27 |
剧目排练 |
3 |
0.27 |
化妆造型 |
2 |
0.19 |
艺术实践 |
1 |
0.09 |
田野调查 |
1 |
0.09 |
小计 |
11 |
1.00 |
指标点3-4 |
创新创业基础 |
2 |
0.14 |
黔西北剧目排练 |
4 |
0.30 |
编导 |
3 |
0.21 |
现代舞 |
3 |
0.21 |
毕业汇报 |
2 |
0.14 |
小计 |
14 |
1.00 |
4.反思与发展 |
指标点4-1 |
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
1 |
0.11 |
编导 |
3 |
0.33 |
毕业设计(论文) |
5 |
0.56 |
小计 |
9 |
1.00 |
指标点4-2 |
大学生就业指导 |
1 |
0.09 |
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
1 |
0.09 |
基训 |
3 |
0.27 |
剧目排练 |
3 |
0.28 |
编导 |
3 |
0.27 |
小计 |
11 |
1.00 |
指标点4-3 |
戏剧表演 |
2 |
0.18 |
舞蹈表演专业导论 |
1 |
0.04 |
毕业实习 |
8 |
0.70 |
艺术实践 |
1 |
0.04 |
小计 |
11 |
1.00 |
|
指标点5-1 |
|
|
|
大学生就业指导 |
1 |
0.5 |
舞蹈表演专业导论 |
1 |
0.5 |
小计 |
2 |
1.00 |
5.合作沟通 |
指标点5-2 |
大学生劳动教育 |
1 |
0.06 |
创新创业基础 |
2 |
0.13 |
剧目排练 |
3 |
0.18 |
毕业实习 |
8 |
0.5 |
毕业汇报 |
2 |
0.13 |
小计 |
16 |
1.00 |
6.传承保护 |
指标点6-1 |
中国古代舞蹈史 |
2 |
0.24 |
黔西北剧目排练 |
4 |
0.50 |
艺术实践 |
1 |
0.13 |
田野调查 |
1 |
0.13 |
小计 |
8 |
1.00 |
指标点6-2 |
黔西北剧目排练 |
4 |
0.66 |
艺术实践 |
1 |
0.17 |
田野调查 |
1 |
0.17 |
小计 |
6 |
1.00 |
九、课程修读说明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1学期 |
2学期 |
3学期 |
4学期 |
5学期 |
6学期 |
7学期 |
8学期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中国近代史纲要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大学生职业规划生涯与发展规划 |
|
田野调查 |
毕业汇报 |
思想道德与法制 |
大学生计算机基础 |
创新创业基础 |
大学生就业指导 |
|
|
毕业实习 |
毕业论文(作品) |
形势与政策1 |
形势与政策2 |
形势与政策3 |
形势与政策4 |
形势与政策5 |
形势与政策6 |
形势与政策7 |
形势与政策8 |
大学英语1 |
大学英语2 |
大学英语3 |
大学英语4 |
|
|
|
|
军事理论 |
大学生劳动教育 |
中国古典舞身韵1 |
中国古典舞身韵2 |
现代舞1 |
现代舞2 |
|
|
中国古代舞蹈史 |
艺术实践1 |
化妆造型 |
艺术实践2 |
|
艺术实践3 |
|
|
舞蹈表演专业导论 |
劳动实践教育 |
剧目排练1 |
剧目排练2 |
黔西北剧目排练1 |
黔西北剧目排练2 |
|
|
素质技巧1 |
素质技巧2 |
|
|
编导1 |
编导2 |
|
|
基训1 |
基训2 |
基训3 |
基训4 |
基训5 |
基训6 |
|
|
中国民族民间舞1 |
中国民族民间舞2 |
中国民族民间舞3 |
中国民族民间舞4 |
|
|
|
|
军事训练 |
|
劳动实践教育 |
戏剧表演 |
|
|
|
|
劳动实践教育 |
|
|
劳动实践教育 |
|
|
|
|
选修课程 |
选修课程 |
选修课程 |
选修课程 |
选修课程 |
选修课程 |
|
选修课程 |
十、各学年教学进程安排
舞蹈表演专业各学年教学进程表 |
学年 |
八、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一月 |
二月 |
第 1 周 |
第 2 周 |
第 3 周 |
第 4 周 |
第 5 周 |
第 6 周 |
第 7 周 |
第 8 周 |
第 9 周 |
第10周 |
第11周 |
第12周 |
第13周 |
第14周 |
第15周 |
第16周 |
第17周 |
第18周 |
第19周 |
第20周 |
第21周 |
第22周 |
第23周 |
第24周 |
第25周 |
第26周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年 |
二、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七月 |
八月 |
第 1 周 |
第 2 周 |
第 3 周 |
第 4 周 |
第 5 周 |
第 6 周 |
第 7 周 |
第 8 周 |
第 9 周 |
第10周 |
第11周 |
第12周 |
第13周 |
第14周 |
第15周 |
第16周 |
第17周 |
第18周 |
第19周 |
第20周 |
第21周 |
第22周 |
第23周 |
第24周 |
第25周 |
第26周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符号表示理论教学;“△”符号表示实践教学(教学实习、认识实习、社会实践);“×”符号表示生产实习;“○”符号表示考试周;“◇”符号表示课程设计;“*”符号表示毕业实习;“◆”符号表示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符号表示军训;“●”符号表示社会实践;“│”符号表示假期;“@”符号表示电工实习;“∥”符号表示金工实习;“√”符号表示机动;“■”符号表示毕业教育;“▲”符号表示实验;“&”符号表示野外实习;“$”表示教育实习;"#"表示劳动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