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建设
中共毕节学院委员会关于“五型”、“五化”党组织的实施意见
2014-04-03 19:04     (阅读:)

 

中共毕节学院委员会

关于五型五化党组织的实施意见

各党总支、党支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深化“五带头、五拓展”和“五先进一满意”活动,省委教育工委决定在全省高校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发展型、创新型、和谐型”(简称“五型”)和“学习机制长效化、组织设置规范化、工作保障制度化、工作考核差异化、树立典型常态化”(简称“五化”)党组织,根据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创建高校“五型”、“五化”党组织的意见》(黔教(委)组发[2013]76号)精神,结合我校党建工作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创建“五型”、“五化”党组织,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突出“强组织、增活力、显特色、推动贵州高等教育跨越发展”主题,紧紧围绕我省高等教育“扩大规模、调整结构、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的战略任务,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我校党建工作,进一步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学校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不断提升我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为推动学校转型发展、内涵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二、主要目标

    通过创建“五型”、“五化”党组织,要达到以下五个目标:一是达到“五型”要求。学习意识强,素质能力有新提升;服务意识强,群众满意度有新提高;发展意识强,办学治校有新突破;创新意识强,创先争优有新业绩;和谐意识强,和谐校园建设有新进展。二是做到“五化”要求。要认真抓好党组织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做到学习经常跟进、组织覆盖到位、保障措施有力、工作考核科学、作用发挥明显。三是明显转变工作作风。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改进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完善校领导、处级干部、科级干部联系教职工生工作制度,拓宽领导干部与广大教职工生沟通渠道,经常听取广大教职工生的意见,认真落实合理化建议,积极回应师生诉求,工作作风得到群众认可,满意率达到90%以上。四是显著提升办学业绩。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新成绩。五是建立健全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和总结党建实践经验,把好的经验制度化,逐步形成规范严谨、运转协调、廉洁高效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

    通过创建“五型”、“五化”党组织,选树一批立得住、推得开、有影响的基层党组织示范点,带动全校党建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三、基本内容

  (一)创建“五型”党组织

    1.学习型。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提升学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根本途径。以“中国梦”教育为引领,以理论武装、党性教育、能力提升为重点,拓展学习内容,创新学习形式,健全学习制度。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直面学校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通过学习达到增强党性、提高素养、推动科学发展的目的。

    2.服务型。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是提升学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使命所系。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创新服务载体,完善服务保障,提升服务能力。着力解决教职工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条件,使广大教职工生对党组织的满意度有明显提高。

    3.发展型。创建发展型党组织是提升学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根本任务。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核心内容,不断增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推动学校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的能力。直面学校发展难题,突破发展瓶颈,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成果取信、鼓舞广大教职工生。紧紧围绕“六必谈”、“六必访”、“六必查”党员发展工作机制,提高党员发展质量,高质量地做好在中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增强基层党组织自身发展活力。

    4.创新型。创建创新型党组织是提升学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强大动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各级党组织的价值追求,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活力。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改革和完善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机制,破除不适应学校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使各级党组织的工作更富有生机活力。

    5.和谐型。创建和谐型党组织是提升学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基本保障。不断完善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做到日常工作经常沟通、重要决策事先沟通。采取各种方式积极拓宽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监督的渠道,切实维护教职员工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凝聚推动学校和谐发展的正能量。

   (二)创建“五化”党组织

    1.学习机制长效化。学习机制长效化是提升学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根本要求。健全学习制度,进一步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党员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等制度,实现各层次人员学习的常态化。建立学习档案,加强学习考评,完善学习激励、监督检查和成果转化机制,将考评情况与评优表彰及党员干部提拔使用结合起来。注重在平时工作表现,特别是完成中心工作、重大任务中检验学习成效。

    2.组织设置规范化。组织设置规范化是提升学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保持组织设置全覆盖,对应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机构设置教职工党支部,坚持以班、专业、年级为单位设置学生党支部。积极推进在临时工作团队、学习团队、大学生生活社区、社团、校园网建立党的组织和活动阵地,开展党的工作,确保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和党组织正常有效的活动。

    3.工作保障制度化。工作保障制度化是提升学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基本要求。做到“有人干事”,配齐配强党支部书记;积极探索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定权责立规范,工作有平台、待遇有保障、作用有体现、干好有前途”的“一定四有”模式。做到“有场所议事”,每一个党组织都要有固定的设施配套较为齐全的活动室。

    4.工作考核差异化。工作考核差异化是提升学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客观要求。全面推进党建工作考核制度,制定科学的考核内容和办法,根据不同类型党组织和不同岗位党员的特点,建立分类考评体系。推行目标责任管理,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核办法,提高考核结果的公信度。着力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充分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做好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

    5.树立典型常态化。树立典型常态化是提升学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有效手段。按照选树典型、积极培育、深度宣传、示范引领的路径,通过评选示范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实施党建创新项目等方式,广泛宣传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的事迹,并大张旗鼓地表彰,积极构建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常态机制,大力营造创造活力迸发的浓厚校园氛围。

    四、组织实施

    各党总支、党支部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把“五型”、“五化”党组织建设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五带头、五拓展”和“五先进一满意”活动结合起来,狠抓落实,务求实效,确保实现“五型”、“五化”党组织建设目标。

   (一)落实工作责任

    各学院党总支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负责抓好“五型”、“五化”党组织建设工作,并努力建设成为示范点。各党总支至少两次专题研究“五型”、“五化”党组织建设工作,既总结成绩,又查找问题,切实提出整改思路和措施。

    (二)实施分类指导

    各党总支、党支部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按照“五型”、“五化”要求,通过调查走访、民主评议等形式,重点检查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和谐意识是否浓厚,学习活动是否开展,组织设置是否合理,保障措施是否有力,工作考核是否科学,作用发挥是否充分等等,切实摸清底数、找准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类型和工作基础的党组织进行分类指导,提出创建思路,制定实施方案。

   (三)践行群众路线

    各党总支、党支部在创建“五型”、“五化”党组织过程中要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广大教职工生认不认可作为制定具体创建思路、实施意见的前提,尊重群众的意愿、智慧和首创精神。把广大教职工生高不高兴作为优化创建工作的重要标尺,对师生反映的问题和诉求,能够解决的,要立即解决;需要一定时间解决的,要制定工作推进表,限时解决;不能解决的,要向广大教职工生解释清楚。把广大教职工生满不满意作为检验创建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创建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教职工生。

   (四)强化考核作用

考核工作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学校党委组织部对各党总支、党支部“五型”、“五化”党组织创建情况进行认真考核评估,对达到规定要求的党组织,正式明确“学院、机关‘五型’、‘五化'党组织建设示范点”;对未达到规定要求的,要予以督促、指导;对敷衍应付、没有作为的党组织,要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谈话,限期整改,当年不得评先选优,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批评。从2014年起,学校党委将把各党总支抓“五型”、“五化”党组织建设的情况,纳入各教学学院年度考核和各学院党总支书记抓党建专项述职内容。各党总支要制定实施细则,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党委组织部将适时进行抽查。

                               

 

 

                    中共毕节学院委员会

                                   

 

打印    收藏
关闭窗口
Copyright© 2008-2012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党委组织部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857-833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