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党委(党工委)组织部(政治部),市直有关单位:
自3月5日全市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部署会议以来,各级各部门和广大驻村干部按照市委要求,认真扎实开展工作,开局总体良好。但是,从近日了解掌握的情况看,仍然存在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主要是:有部分驻村干部未到位;有些乡镇(街道)干部、大学毕业生、农村知识青年不清楚自己是驻村干部,未履行驻村工作职责;部分乡、村党组织书记对驻村工作组的组织架构和组成人员不熟悉等。为扎扎实实抓好全市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根据市委领导同志要求,结合了解掌握的情况,现就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中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通知如下:
一、办好一期培训班。各县(区)党委(党工委)组织部(政治部)要举办一期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培训班,组织对乡镇(街道)、县(区)直选派单位分管领导和全体驻村干部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工作分队、工作组的组织架构和人员组成情况,驻村工作组和驻村干部的考核管理规定,有关法律法规,各项强农支农惠农政策,农村工作知识,群众工作方法等。乡镇(街道)也要采取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等方式,组织对乡镇(街道)干部、村干部和驻村干部进行培训,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书记要亲自授课。要特别说明,乡镇(街道)选派参加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的领导班子成员、包村干部、特岗计生员、大学毕业生、农村知识青年等人员,统称为“驻村干部”。
二、开好一次谈话会。各县(区)党委(党工委)组织部(政治部)主要负责同志,要召集县(区)直选派单位主要领导开好一次谈话会,了解单位开展驻村工作情况,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强化工作落实。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书记要逐村召开谈话会,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和驻村干部逐个交谈,详细了解驻村工作组的住宿地点和伙食落实情况,关心每名驻村干部的工作和生活,尽力为驻村工作组解决困难问题,帮助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市委组织部将组织对市直选派单位的分管领导进行一次谈话。
三、开好一轮群众会。各县(区)党委(党工委)组织部(政治部)要督促驻村工作组以村民组或自然村寨为单位,认真开好群众会,向群众宣传驻村工作的目的意义,让群众了解驻村工作组的职责任务和每位驻村干部的基本情况,提高群众对驻村工作及驻村干部的知晓率。广大驻村干部要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帮助解决一批实际问题,帮助办理一批民生实事。
四、发放一批连心卡。各县(区)党委(党工委)组织部(政治部)要督促驻村工作组,将本组所有驻村干部的个人信息制成一张便民利民连心卡,在深入走访群众或组织召开群众会的过程中,发放给群众,方便群众联系。广大驻村干部要亮明自己的身份,认真走访每户农户,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真正把群众当亲人,与群众谈心交朋友,在和群众的朝夕相处中增进与群众的感情。
五、办好一个公开栏。各县(区)党委(党工委)组织部(政治部)要统一为每个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设计、制作《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公开栏》,悬挂或张贴在村活动场所醒目位置,方便群众联系办事。公开的主要内容包括:每名驻村干部的基本信息(含姓名、单位及职务、组内身份、联系电话,个人照片等)、工作动态信息、驻村干部去向、驻村工作职责等。同时,要将公开栏的内容上传到“万村千乡”网页长期公示,并适时上传驻村工作组动态信息。
各县(区)党委(党工委)组织部(政治部)要切实履行牵头抓总的职责,把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程和重要任务,盯紧抓实,抓出成效。要主动管理省直单位驻村干部,未到岗到位的要及时向市委组织部书面报告。要将市直单位驻村干部与本地驻村干部同管理、同考核、同奖惩。市直选派单位要让驻村干部与单位业务完全脱钩,督促到岗到位。市直单位驻村干部要自觉服从县(区)党委(党工委)组织部(政治部)和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的统一管理。
市委组织部将不定期进行督查和暗访,适时通报督查和暗访情况。查实驻村干部不到位或不在岗的(驻村干部原则上工作日期间驻村工作),对驻村干部本人和选派单位进行通报批评;群众对本村驻村干部的知晓率达不到100%的,对该村所有驻村干部及选派单位进行通报批评;村干部对本村驻村干部知晓率达不到100%的,对该村的所有村干部、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组织委员进行通报批评;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对本乡镇(街道)的各级驻村干部知晓率达不到100%的,对被调查人和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书记进行通报批评;驻村干部被省、市通报批评累计达2次的,年终考核为“不称职”,由单位及时换人;单位被省、市通报批评累计达2次的,年终目标考核时不能评为“一等奖”,对单位分管领导进行诫勉谈话。同时,对照《毕节市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管理考核办法(试行)》(毕党建办发〔2013〕5号)和《中共毕节市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驻村工作的通知》(毕组通〔2013〕7号)的有关规定进行问责。
中共毕节市委组织部
2014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