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工程训练中心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工程训练中心建于2011年,2012年5月正式启用。中心面积4980多平方米,已建成汽车工程技术中心、综合创新实践平台、先进制造加工中心、工程实训实践基础平台以及基础实验平台等5大科研/实验平台,包含四轴立式加工中心、发动机性能试验台、矿井通风模拟设备、力学分析试验机、、有机/无机化学分系统、化工仪器分析系统、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实验室设备、油耗仪、自动空气悬挂系统、振动噪声分析系统、动/静态应变测试系统、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数控电火花成型机、注塑机、中/快走丝线切割机床、普通车床、刨床、铣床、滚齿机、氩弧焊机等科研设备(仪器)1200余台(套)及CAD/CAM仿真分析与数控仿真实验室2个。可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械电子、车辆工程、采矿工程、测绘工程、安全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等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研究支持、仿真分析、产品设计及零部件的加工,资产总值1600万元。 本中心主要承担面向全校的工程认知、金工实训和电工电子实训、工程综合能力培训等教学任务,开展大学生各类创新实践活动。实训中心现有人员19名,其中副教授、高级工程师3名,实验师13名,博士学历2名,硕士学历9名,学士学历4名。每年完成约700~1000名大学生、10多万人时数的实践教学任务,承办大学生各级竞赛1~3项。
中心紧紧围绕“一流教学、一流本科”的教学目标,以“了解工程、体会动手、高端引领、激发求知”为工程训练核心教学理念,依托校内理工学科优势,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积极探索和构建“创造性思维基于实践始于问题”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方法。
工程训练中心定位是:培养新时期现代工程师的工程训练基地,服务于应用型优秀人才培养的工程素质和工程文化实践教育园地,拓展工程制造学科特色的科研服务转化平台。
工程训练的主要任务是:工程认知教学、基础工艺实践教学、工程综合训练、工程科技创新。让大学生在实际工程训练中建立工程背景、了解制造工艺、熟悉工程技术创新的方法和过程、养成主动实践习惯。本中心重视教学氛围建设,对电子、电工、车、铣、钳、焊、铸、热处理、创新等教学场地进行了规整和改造,增加了学生实训教室和实训教师办公室,强调各种示教图板、实物展示,让学生进入到实训场地就能感觉到强烈的实践教学氛围。
本中心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向社会,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倡导“以人为本、全面开放、自主研学、勇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