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充分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开展主题教育

时间:2019-11-22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说:“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期间,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充分发挥学校优势,通过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走出了一条独具学校特色的主题教育之路。

多年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校注重发挥地方党史和革命文化资源的育人作用,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和再创作。通过网络收集黔西北红色文化,建设了网上三馆(“林青纪念馆”“周素园纪念馆”“文朝荣纪念馆”)创建了“红色黔西北”微信公众号;通过全校师生共同创作,出版《大学生黔西北革命历史题材文学作品选辑》《远方》等著作;通过对黔西北红色文化的再创作,精心打造出了红色题材舞剧《林青的远方》,红色题材话剧《草原艺术社》;通过对本地红色文化资源的收集、创作,建立了“黔西北红色文化传承成果展示中心”及其线上线下积累了一系列的红色资源;学校还建立了革命先烈林青塑像、周素园塑像,并到塑像前开展主题教育及系列主题党日活动。

在主题教育期间,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超前谋划、精心组织,将自身红色资源与主题教育相结合,利用传播红色文化来充实主题教育内容,使主题教育内容更丰富、丰满、真实,形式多样、深入人心。

在开展主题教育期间,学校各级党组织及全市相关单位纷纷参观了黔西北红色文化传承成果展示中心,累计达5000余人次;毕节市委、七星关区区委及学校党委把观看红色题材舞剧《林青的远方》作为主题教育的一项学习内容,分别上演了4场,开通直播,现场观看人数达4000余人次,网上观众达3万余人

通过线上线下互动、校内校外互通、课内课外互补,充分发挥所属各类平台的功能,为我校及全市的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主义教育提供一个有高度、有温度有深度,更实用、更好用的新型红色文化教育阵地。

 

教师在黔西北红色文化传承成果展示中心授课

 

市直离退休干部参观考察黔西北红色文化传承成果展示中心

 

网上三馆目录

 

 

“红色黔西北”微信公众号

 

《林青的远方》海报

 

《草原艺术社》表演场景

 

校园内周素园塑像

 

校园内林青塑像

 

(责编/张恒  审核/顾雪梅  撰稿/钟进  图片/党委宣传部)

关闭

Copyright © 2019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黔ICP备14006958号- 1

学校地址: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学院路1号邮编:551700联系电话:(0857)8330068

师德师风举报邮箱ggcjs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