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晚,由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主办,共青团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委员会、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师范学院承办的红色题材话剧《草原艺术社》在我校正心礼堂火热上演。校党委书记令狐荣锋出席演出现场。各学院700余名师生代表共同在现场观看此次演出。
全剧共分为“学艺入社”“阴谋封社”“勇敢护社”“红色种子”“红色曙光”“红色风暴”“血染山崖”七幕上演。
《草原艺术社》剧本由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贵州省地方戏研究会理事、毕节戏剧曲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张维柱编撰,主要讲述了在1933年,毕节人秦石匠的独子秦学艺在《国际歌》的感召下,经革命青年熊开梅介绍加入了毕节地下共产党成立的文艺团体“草原艺术研究社”。在共产党人林青等人的培养下,他积极投身演革命戏、唱革命歌等活动,逐渐成为了一名骨干。在他的影响下,父亲母亲和两位表哥都参加了革命,两位表哥还参加了红军。秦学艺在红二六军团撤离毕节时参加了红军,而他的父亲则在保护红军伤员时壮烈牺牲。
演出故事从一位名叫章兴文老人的描述中展开,在歌曲《草原青年之歌》中正式拉开帷幕。本剧主要采用回忆倒叙的叙述方式和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以秦学艺为主线,讴歌了任弼时、贺龙、肖克、王震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再现了八十多年前红二六军团在毕节建立红色政权的壮丽画卷,彰显了革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传承了乌蒙红色文化的经典历史。
《草原艺术社》话剧以简单通俗的大众化语言、丰富生动的肢体动作将观众带入到那个动荡不安、全民抗争、努力奋斗的年代,体会共产党人和热血青年的革命热情,感受其内心喷薄而出的爱国之情,了解革命先辈的辛勤付出,不忘历史,明白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师范学院党总支书记赵炜书表示,在排练过程中,我看到了同学们的努力与付出,没有专业的表演指导,同学们就跟着剧本、视频一遍一遍的彩排,对动作和台词等细节进行再三打磨,真正做到了用艺术、用心去感染每一位观众。同时,他希望此次演出能够让同学们对黔西北红色文化更加了解,在同学们的心中播撒下红色文化的种子,让红色文化扎根于同学们的思想与心灵之中,并且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最终,使黔西北红色文化得以传承与发扬。
此次演出活动的学生负责人张梦洁讲到,此次演出的成功呈现是我们台前幕后所有工作人员两个多月以来积极筹备和辛苦排练的结果,期间遇到了道具制作、时间协调、台词调整等诸多困难,但大家还是坚持挺下来,经过30余次的排练,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张梦洁说,此次活动,使自己对以林青为代表的革命烈士们的英雄事迹有了更为深切的了解和感受,并且最骄傲的是自己对黔西北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做出了力所能及的努力。
此次话剧演出是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感召下,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校积极组织系列活动,“我和我的祖国”红歌快闪、红色舞剧《林青的远方》排演、“祖国万岁”交响管乐音乐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书法美术作品展、“红色建筑旧址”模型设计等,以师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贯穿始终。我校将继续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文化,让青年一代不忘革命历史,筑牢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演出现场一
演出现场二
演出现场三
演出现场四
演出现场五
演出现场六
合影
(责编/张恒 审核/顾雪梅 撰稿/刘慧娟 摄影/大学生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