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团结,我们敢打“疫”场硬仗
——外国语学院校园抗疫防控团结战斗集体侧记
2022年9月19日晚,毕节市七星关区遭遇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疫情就是命令,刻不容缓。外国语学院4名党政领导干部、3名科级干部和2名辅导员第一时间火速从校外赶到学校集结,按照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统一安排部署迅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从9月19日晚集结到28日整整10天里,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发挥了冲锋在前的先锋模范作用。学院党总支书记陈永每天总是一大早第一时间就赶到本院负责的绣山学生4宿舍值班室,了解楼栋学生健康、安全、学习、生活等现状,按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指令、提示,与团队商议布置当日疫情防控工作。静默管控的前几日,天下着雨,气温下降,陈永书记总是冒着寒风细雨指挥并带领本院抗疫工作小组全力以赴开展各项抗疫工作。28日凌晨两点二十分左右,绣山4栋605寝室一女生突发肾结石,疼痛难忍并伴随呕吐。接到报告后,按疫情防控相关规定,陈永书记第一时间向学校疫情防控有关部门及负责人报告,并按指令会同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高慧昀一同迅速组织送学生到相关医院就医,直到凌晨5点过钟。第二天早晨陈永书记又赶到绣山4栋学生宿舍,组织学生当日核酸检测工作。副书记古清乙9月19日晚在得到学校科级以上干部返校通知后,积极协调所住小区门岗,得到许可后也第一时间赶到学校参加防控工作,并在这期间积极组织并参与防控工作,在自己身患感冒,脚痛不方便行走情况下,坚持工作,有任务立即赶到现场开展工作。

在这段时间,外国语学院师范专业认证工作也在同时推进。9月23日,重庆评估院专家对外国语学院的自评报告和支撑材料反馈了整改指导意见,曾晖院长随即联系学校评估中心,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制定了整改的任务清单和时间表,并马上开始整改工作。除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外,曾晖院长还坚持给学生线上上课,进行线上巡课,认真审阅线上教学报送数据和教育质量国家数据平台报送数据,每天坚持工作到晚上10点以后才离开办公室。由于19日接到通知赶往学校时匆忙,这么多天来,不论刮风下雨,看到他总是穿着两件单薄衬衣奔波劳碌在校园和办公室之间的身影。
外国语学院值守的年轻男教师共有4人,他们是副院长胡荣华、团总支副书记张磊、辅导员崔旭和文波。在这10天的学校疫情防控期间,勇挑重担,坚持组织我院负责的绣山第4栋学生宿舍787名学生的核酸检测工作,组织有序、高效,得到多部门称赞。27日下午,在外国语学院胡荣华副院长的亲自带领下,本院疫情防控小组3名成员在学校正大门处,卸下了150桶4500升桶装水,又将桶装水运送到绣山4栋楼下,组织各寝室学生取水,解决了防控期间学生的饮水问题。由于劳动强度大,他们四人全身肌肉疼痛,连第二天早上起床都十分困难……。胡荣华副院长和这3名老师自学校静默管控以来,在院会议室用学生教室里的桌椅,临时搭建了床铺,一睡就是10天。胡荣华副院长如是说:“作为学院领导,就是要与教职工坚守在一起”。崔旭老师在忙碌中还“赶上”过了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生日。外国语学院这几个值守的男教师,在这段时间里,还用自己的车辆运送防疫物资,接到命令迅速启动车辆赶到工作岗位,直到车辆跑到断油……。

这次疫情防控外国语学院值守的有2名女教师,分别是学生科科长廖艳和教学科研科科长罗俊。廖艳老师在整个疫情防控期间,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精准掌握本院校内外学生情况和外国语学院负责的绣山4栋学生住宿情况,建立学生疫情防控工作台账,精准作好数据上报,可以说对学生疫情防控数据了如指掌,为外国语学院精准、高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罗俊老师除了坚持线上上课外,不落下外国语学院教学管理数据报送和学校有关部门安排的高等学校质量监控国家数据平台数据填报工作,在课余积极配合其他值守教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天气冷了就借别的教师的外衣穿上继续工作。

陈永书记在一次院疫情防控知识学习会后动情地说:我们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是一支能打硬仗的团队!副书记古清乙说,这样的精神要一直延续下去。外国语学院参加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值守的9名教师是一个坚守初心、团结协作、攻坚克难、认真履职的战斗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