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代码:640151
二、专业名称:旅游服务与管理
三、专业性质:非师范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向旅游及酒店企业管理与服务第一线,牢固掌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从事旅游客源开发、组团、旅游接待策划、带团导游、旅游产品营销、酒店服务与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技术型、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适应岗位: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如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供应部门)、与旅游相关的部门从事服务接待、管理、开发、文秘、公关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五、培养具体要求
1、熟悉旅游学基本理论和旅游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基本知识;了解民族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方面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当代旅游业最新发展动态,熟悉我国及我省有关旅游发展方针、政策和法规。
2、掌握导游服务基本知识;掌握导游专业必备的组团、带团及一般的演艺、摄影等技艺,具有运用旅游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旅游业职业道德规范和礼貌礼节的基本知识,能通过国家导游员资格考试。
3、具有从事旅行社营销、接待、协调等主要业务的经营管理能力;
4、具有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通过酒店经理职业资格考试。
5、具有较强的汉语和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获得普通话等级证书。
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
7、具有一定的体育卫生知识和健康的体魄。
8、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及网络技术知识。
六、学制:三年
七、学分:131
八、专业层次:专科
九、开设的主要课程
本专业总学时为2048学时。
(一)必修课:为本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1724学时,占总学时的84%。
1、公共课:(按照教育部的统一规定),652学时,占总学时的32%。
包括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公共体育、计算机等课程。
2、专业必修课:为本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1072学时,占总学时的52%。
包括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管理学概论、旅游与酒店会计、旅游地理、旅游文化学、公共关系学、旅游资源学等课程、饭店前厅与客房管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酒店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等课程。
(二)选修课:为本专业的选修课程,324学时,占总学时的16 %。
为本专业的选修课程,分为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主要包括礼仪与形体、地方导游基础知识、中外文化概论、旅游美学、装饰布置艺术、音乐欣赏、旅游信息系统等课程
十、实习实践
军事训练;社会实践;形体训练(含礼仪训练);模拟导游训练;旅行社业务实习;前厅、客房、餐饮服务实践;毕业实习20周。
1、军训:1.5周
2、社会实践:2周
3、专业实习实践
形体训练、模拟导游训练、旅行社业务实习、前厅、客房、餐饮服务实践。
4、毕业实习:20周
十一、毕业条件 学生在校期间需完成所有教学环节,修满131学分,成绩合格、遵纪守法,毕业实习成绩合格后,方可准予毕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