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教改

延期不延学,我们在行动!

作者: 发布:2020年03月09日 14:46 

2020年春,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打破了节日的祥和与欢庆12310时武汉封城,一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役在全国打响。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学校相关通知的要求,我院教师2月初就默默地进行着“延期不延学”在线教学的准备,为了让疫情对教学的影响降到最低,保证教学的进度和质量,老师们学雨课堂、“翻”慕课、用“钉钉”、试“腾讯极速课堂”等,各种选择、比较和衡量各个软件和资源的利用效果。终于在32日打响了我院在线教学的“第一仗”,经过一星期的在线课堂讲授,在线教学效果总体良好,涌现出了一批在线教学的优秀事迹。

一、老师们尽心尽力开展在线教学

我院青年教师肖群英,尽管人在老家,但未曾懈怠教学,其在本学期分别任生物科学专业的《基础植物学》和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环境植物学》,其利用长江雨课堂在线直播和下达预习与作业,同时在中国大学MOOC以异步SPOC的方式让同学们进行课外学习与扩充,两个班的同学都认为肖老师知识讲解细致、有趣,还制作了一些小视频给大家看,课堂互动性强,充分调动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

 

 

 

 

 

 

 

 工作中的肖群英老师

肖群英老师讲课认真,同学们学习也没含糊,学习笔记也记得满满的。

肖老师认真地讲解着分生组织 

 

课堂互动与笔记 

 

肖群英老师在线给学生发送资料和答疑

2018级地理科学班的同学说在诸多的老师中,有的严肃认真,有的关心学生,有的和蔼可亲。他们不仅认真的备好课的,还考虑到线上教学出现诸多问题,就是希望上好这一堂课。毫不夸张的说,每个老师都很优秀,如果要从所有老师中选择一位的话,留给我们班同学印象最深刻的要属给我们上《中学地理课程设计》的李兰老师,第一堂课的开始李老师就这次疫情让同学们积极讨论后做出总结,告诉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有所担当,做好自我防护不给国家添乱,引发同学们的思考,充分融入课程思政。同时李老师上课认真,知识点也讲得比较详细,在同学们遇到不懂的地方,老师也会举一些形象的例子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所学习的内容。


李兰老师在上课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的李望军老师,利用腾讯极速课堂+中国大学MOOC的方式教学,老师提供中国大学MOOC软件里面相关课程的视频和PPT,让同学们预习和了解,可以将难点和疑点记下,再使用腾讯课堂在线直播上课,开始上课时老师就导出几个习题,测试同学们的预习情况,然后再讲解该课程内容,这种方式让同学们对内容印象深刻,而且对于这种比较抽象的课程,更便于理解。   


同学们用手机抓拍下李老师上课的点点滴滴

药用植物栽培与鉴定》的冯图老师,通过钉钉网络教学,以提问调动学生的参与感与互动感,同时给予学生思考时间,语速合适,利于学生学习,学习内容贴近生活。

 

冯图老师正在上课

同学们说《地理信息系统》的张老师提前通过雨课堂和中国大学MOOC发资料给我们,让我们提前预习并且还要给我们做一些测试,上课的时候还会给我们做演示,课讲完之后以选择题的形式对同学进行当场课的测试并进行讲解。大家觉得这种方式不错!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加的了解与巩固这节课的知识点。 

张鹏飞老师在上课

开学初,我校实行全校封闭式管理,全校只有从学院路流仓河大桥上,通过保安检查体温才能进校。我院任金铜老师利用疫情期间办公室没人的时机,不惜绕学校一大圈来到办公室给同学们进行在线直播上课,只为了那份执着和敬岗。

  偶遇任金铜老师在线直播教学


上边的这位是我院地理科学专业负责人李仰征老师,由于李老师家中的网络不知何故断网了,疫情期间也迟迟得不到维修。李老师一时没有太好的办法,就独自来到了学校,利用学校的无线WIFI用手机开始了自己的直播生涯。不难看出李老师为了学生能看清楚板书,故意将字写得大大的……李仰征老师为了“延期不延学”也是拼了!

王延斌上课过程学生不断送给他小红花
  《中学生物学概论与教学论》的王延斌老师,作为老教师没有青年教师对计算机那么熟悉,但是他仍然坚持使用腾讯极速课堂授课。课前事先进行试播测试,保障教学顺利开展。

 

 丁卫红老师在上课

17地理本,《中国地理》任课老师丁卫红,首先在慕课堂和QQ群发布通告要求学生预习相关学习内容,并按时观看慕课堂视屏;并完成随堂测试;其次,根据教材和老师要求补充教学内容,在慕课堂完成讨论,增加作业内容;如果学生由于网络等原因不能随堂听课,要求学生课后完成学习内容;随时对教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丁老师知识渊博,在线上课时,给同学们讲解了很多精彩的案例,以提问的方式与同学进行互动。同学们觉得听丁老师上课是一种享受。

 

 黄中健老师在上课

中学生物习题选讲》的黄中健老师,是我院的一名外聘中学教师,黄老师通过钉钉软件给同学们直播授课。同学们说黄老师通过讲解题目调动学生的参与感与互动感,讲解的知识点通过口诀的方式方便学生学习记忆,老师说了许多记忆口诀,让我们受益匪浅。

在过去的一周,我院老师都在尽心尽力的开展教学,其中有不少典型的案例涌现,难以全部表述。虽然老师们基本上都是第一次在线教学,但是他们积极、投入的样子很是令人感动。

二、教学准备充分,尝试教学改革新思路,听评课踊跃

本学期我院开出46门专业课课程,涉及任课教师28人,理论课程几乎全部开出,大大地降低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我院教学的影响。老师们不仅积极学习和培训,还自行对学生的网络和学习情况开展调研,学生的到课率达到了90%以上,甚至有些课程达到了100%。为了预防上课时网络的堵塞和平台的拥挤,老师们往往准备两套以上的预案,以雨课堂、长江雨课堂、腾讯极速课堂、钉钉软件直播等方式居多,确保准时开展教学。为了降低学生的流量,不少老师采用了语音直播、屏幕分享。除此之外,老师积极利用中国大学MOOC上的高质量教学资源,配合课程直播,增加课堂互动以保障在线教学质量。同步或异步的SPOC也给老师们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不少老师表示即使疫情结束学生返校,他们也不会放弃中国大学MOOC的优质资源,继续探索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此外,据我院第一周的听课统计,短短的5天我院的教师互听课达到70人次,这将为下一步在线教学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大学MOOC网页上的部分SPOC课堂

三、同学们的学习剪影

“延期不延学”期间,同学们学习一样没有放松,大家克服网络信号问题、网络流量问题、没有教材等等问题,坚持参与学院组织的在线教学活动。有同学表示从没有比现在更想念我的学校、我的教室!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生态工程学院 COPYRIGHT 2022
地址: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学院路1号  
邮编:551700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