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学院毕节试验区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公共管理博士后、何国忠研究员于2012年2月24日参加毕节市社科界学习《科学发展观在毕节试验区的探索与实践》、构筑毕节试验区精神高地座谈会,并作了题为《践行试验区新精神 构筑试验区精神高地》的发言,毕节日报进行了专栏特别报道。
何国忠研究员认为,通过23年来的试验区建设,尤其是最近两年的大跨越大发展建设,干部群众基本消除了迷茫困惑和松懈怠慢,增强了主观能动性,因此现阶段是构建试验区精神高地的最佳时机,其核心为试验区精神。在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只要是有益于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都可以大胆尝试、开拓创新。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海雀精神是毕节试验区新精神的实践代表,而发展型党组织是“三大主题”探索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践行表现形式。因此,发展型党组织的开展和创建是对原有的试验区经验的升华和精神高地构建的先行实践,是精神高地构建的理论源泉。
精神高地建设的重点任务首先是加强试验区人文精神塑造(引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开展贴近人心的宣教活动,提高思想引领的针对性、有效性,切实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软实力、向心力和凝聚力,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试验区文明程度。
其次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基础)。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研究制订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确定全区文化建设发展的整体目标、重点任务和主要举措。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提升文化产品供应的针对性,适应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公共文化活动的群众参与度。加强特色文化遗产和革命遗址的保护工作,积极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试验区精神。
第三是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目标)。加快建立健全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经营机制,加快文化生产要素集聚,引导和扶持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积极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推动文化中介机构发展,促进区域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毕节学院毕节试验区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