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把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深入实施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科技、人才规划纲要,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资源开发,增强科技、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1、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和质量。合理调整中小学校布局,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和寄宿制学校工程,重点加强农村中小学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岗计划,健全教师培训制度,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各类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点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高毕节学院、毕节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质量,扩大办学规模,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重点扩大应用性和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工程和校安工程,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
2、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积极搭建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平台。以项目为载体,加强试验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等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大型企业集团的广泛联系,形成产业创新联盟,建立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长效机制。鼓励建立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力争在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方面实现突破。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适应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实现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战略目标。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支持,重点解决优势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关键技术问题、科技发展的能力建设问题等,重点支持能源、煤磷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特色食品等产业的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加大人才开发力度
3、加大人才开发力度。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大重点领域、重点产业急需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着力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新型农民培养工程,重点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和技术推广人才。创新人才开发利用的体制机制,建立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培养开发机制,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改革人才选拔使用制度,形成能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任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