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之路——科学发展的先行者》——贵州民族出版社2012年9月出版的一本全面介绍胡锦涛倡导创建的“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科学发展、多党合作道路的书。
由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并经国务院于1988年6月9日批准建立的毕节试验区,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一个“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时至今日,试验区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二十多年来,毕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和兄弟省市的帮助下,战天斗地,自力更生,艰苦探索,拼搏争先,在没有特殊政策支持,没有对外开放条件,没有市场吸纳能力,没有良好基础设施的情况下,把一个经济落后、人民贫困、人口暴涨、生态恶化,集“老、少、边、穷、岩溶”为一体的地区,被联合国有关组织认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变成了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良好,人口素质大幅提升的贫困地区走科学发展道路的示范区。从毕节试验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角度来看,它的探索试验具有重要的经济学和经济发展示范价值;从反贫困、促和谐、控人口的角度来看,它的探索试验具有重要的社会学和社会发展示范价值;从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科学决策的角度来看,它的探索试验具有重要的政治学和政治文明示范价值;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生态互利共赢的角度看,它的探索试验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和生态文明示范价值。真正体现了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到科学发展实践,再上升到科学发展理论的科学探索过程,真正体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一个极端贫困落后的地区,一个比谁都渴求致富的地区,一个自然环境脆弱到几乎无法生存的地区,同时又是一个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搬开石头是黄金”的地区,一个本可以不顾环境代价,一夜脱贫的地区,在改革开放滚滚而来的经济洪流面前;在许多地方曾经“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只顾赚钱,不顾环境的形势面前;在许多地方少数人一夜暴富,多数人长期贫穷的两级分化形势面前,没有饮鸩止渴,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是把人与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与社会统筹起来,使开发与扶贫并重,环境与经济协调,人口数量控制与素质提升并行。始终树立宁愿牺牲一点开发进度,也要保住青山绿水;穷人拼尽血本治理生态环境,也要为“两江”中下游安全作贡献的大局观;始终奉行“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的试验区精神,试验区也因此始终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一个迫切需要发展的地区,一个急需援助且可以不顾嗟来之食的地区,一个本可以借极端贫穷向国家有关部门伸手的地区,却没有“等、靠、要”,没有“依仗权势”(政治优势)强取索要,而是寻求智力支持,坚持以人为本,解决发展靠人才、靠智力等根本性问题;寻求多党合作,走政治文明之路,从而使试验区彰显了强烈的启示性和示范性。
二十多年的探索试验,毕节试验区已经达到了“小试验、大方向”、“作示范、探路子”的目的,归纳起来就是:“一条路子”——科学发展的路子;“一面旗帜”——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旗帜;“一个典型”——因地制宜、拼搏争先的典型。
谭齐贤先生作为长期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实践和长期从事毕节试验区研究的人士,集多年研究成果全面向世人诉说毕节试验区走过的科学发展路子和多党合作道路,目的说明像毕节这种地方都能率先走科学发展的道路,都能实践多党合作的民主政治道路,还有哪个地方不能走?毕节的道路是完全可复制、可借鉴的。
作者电话:18076161590
作者邮箱:233193205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