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突发后,我们的城市在顷刻间被按下了暂停键,一切都慢了下来,一起都静了下来,仿佛一切也都沉了下来,为筑牢织密疫情防控墙,凝聚青春力量,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及时响应号召参与抗疫。自2022年9月19日学校实施静默管控以来,全体干部和师生员工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闻令而动、遵令而行、服从指挥、通力合作、默契配合,构建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防控工作体系。在这个体系中,青年志愿服务队服务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体系是其中重要一环。
第一志愿服务队:值守东区交界卡点
9月20日上午10时30分许,根据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安排,学校党委组织部负责志愿者队伍的组建和调配工作,通过研判,确定青年志愿服务队从学校科研助理、思政助理、见习生等74人中产生。13时30分许,第一志愿服务队组建完成,队员为管庆伟等9名同志,主要任务是参与学校东区特教大楼前校、村交界线的值守。该交界线处于校园较为偏僻处,长逾1000米,无物理隔离栏,平时有村民进入校园附近种植农作物,疫情传播风险较大。15时30许,经集中动员,志愿服务队全部到岗工作,在学校保卫处的统一安排下,分上中下三个时段进行轮班值守,负责劝返前来种地的村民。进入工作岗位后,各位志愿者微光成炬,无畏风雨,坚守卡点,面对前来种地的部分村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及时劝返。在他们的坚守下,目前未有一名村民进入校园,有效阻断了疫情传播进入校园的风险。
第一志愿服务队队员在东区卡点值守(王炯摄)
第一志愿服务队队员在东区卡点值守(王洪标摄)
第二志愿服务队:做好学生核酸检测疏导
哪里有求援,志愿服务组就积极响应。下午4时许,学校信息工程学院因防控工作人手极度紧缺,紧急向学校志愿服务组求援,工作组接到求援后,及时作出回应,组建了第二志愿服务队,队员为漆丹等4名同志,主要任务是参与学校二期人才房入口值守和公二栋学生核酸检测引导等服务工作,经集中动员后随即全体到岗。各位志愿者到岗工作后,配合信息工程学院老师疏导公二栋所住全体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多轮核酸检测。在疏导中,因学生较多,志愿者们的声音都变得嘶哑。尽管如此,在面对困难时,志愿者们依然迎难而上,风雨无阻,坚守岗位,兢兢业业做好学生的疏导工作。
第二志愿服务队队员在疏导公二栋学生参加核酸检测(王洪标摄)
第二志愿服务队队员在搬运公二栋宿舍所需物资(陈青群摄)
第三志愿服务队:负责抗疫物资转运
晚上9时许,接到学校后勤处求援,次日将有大量抗疫物资到校,需要一批人员帮助转运进库。接到求援后,学校志愿服务工作组立刻开会商议,即刻调配杨鸿等12名同志组成第三志愿服务队,主要任务是随时听候调遣参与学校抗疫物资转运工作,并随时听候调遣补位其他志愿服务队工作。工作中,志愿者们严格遵守抗疫物资转运操作要求,任劳任怨,无论是在白天,还是在夜里,随叫随到,将口罩、抗原检测试剂等转运到库房,供全校师生员工使用。
第三志愿服务队在转运抗疫物资(王洪标摄)
第三志愿服务队在转运抗疫物资(王洪标摄)
第四志愿服务队:制作并发放就餐券
9月21日上午10时许,根据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安排,由学校工会负责印制一定额度的餐券,发放给抗疫一线工作的教职工和志愿者,因此项工作活细量大,学校工会请求派出志愿者支援。随后,第四志愿服务队组建完成,队员为卢美美等6名同志,主要任务是参与每日餐券的印制、发放工作。队员在集中动员后随即全体到岗工作。工作中,几位志愿者在工会老师的指导下,加班加点制作餐票并及时发放到在校教职工和志愿者手中,为在校抗疫一线教职工和志愿者们解决了后顾之忧,助力大家全身心投入抗疫工作。
第四志愿服务队在制作就餐券(王洪标摄)
第四志愿服务队在整理发放清单(王洪标摄)
第五志愿服务队:发放物资及维护食堂秩序
9月21日中午12时许,学校后勤处请求派出志愿者参与校内抗疫物资供应及食堂秩序维护工作。13时许,第五志愿服务队组建完成,队员为解金滔等13名同志,主要任务是参与校内抗疫物资供应及食堂秩序维护工作,集中动员后随即全体到岗工作。工作中,志愿者们认真协助后勤处老师完成抗疫物资的领取、发放,同时包点在各食堂维护学生取餐秩序,她(他)们的身穿红色志愿服的身影已成为学校各个食堂一道靓丽而暖心的风景。
第五志愿服务队食堂维护食堂秩序(王炯摄)
第五志愿服务队食堂维护食堂秩序(王炯摄)
目前,根据学校静默管控期抗疫需求,学校志愿服务组已组建了5个志愿服务工作队及一个由17人组成的志愿服务机动队,为学校抗疫工作储备力量。在校园内,哪里有需求,志愿者们就奔向哪里,一抹抹“志愿红”已经遍布在学校的各个岗位上。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我校广大青年志愿者正在抗疫一线挥洒青春的汗水,诠释青春担当,用“志愿红”绘就青春底色,为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增添青春力量。
(撰稿/王洪标、邓锋 摄影/王洪标、王炯、陈青群)